他们两人成功上去以后,迅速找到一棵粗壮的大树系好绳索。
紧接着,他们把绳索扔到裂谷下。
队员们在下面向上望着。
满眼都是期盼。
两根绳索从天而降,落在了大家眼前。
“收伞,准备速度攀岩!”刘健命令道。
上方系绳保护,队员按指定路线进行攀登。
大家纷纷行动起来,熟练地收起伞包。
紧紧抓住绳索开始攀爬。
一个接一个,很快就到达了裂谷上方。
天堑变通途!
关关难过关关过。
事事难成事事成。
前路漫漫亦灿灿。
向着胜利,出发!
到达裂谷上方以后,很快就会到达一片空地。
这片空地是用来进行室内科目考核的。
比如机舱突入和室内CQB。
到现在,队员们已经一天没有进食了。
肚子早就咕咕叫了。
但是没办法,只能接着比赛。
因为比赛科目的安排,让大家没有丝毫的喘息时间。
队员们先进行的是机舱突入的考核。
在空地上的是一架模拟客机。
机舱内,纸板上的“恐怖分子”们手持仿真武器,神情警惕。
他们抱着橡胶娃娃作为人质,气氛紧张到了“极点”。
“逼真”地模拟出了危机四伏的场景。
要我说,主办方还得是华国。
他们这就差点儿意思了。
要是华国举办这种比赛,必定会将他们的随从人员当做人质。
…………
在行动前,大家就已经开始收集有关飞机航班信息。
乘客名单、恐怖分子人数、武器装备、可能藏身位置等详细情报。
此外,机舱内有众多精密电子设备与易燃材料。
行动中若进行爆破,稍有不慎就可能损坏关键设备,引发飞机故障,甚至因火花引发火灾,威胁所有人生命安全。
所以只能使用手枪,口径较小,比较安全。
机舱空间相对封闭且狭窄,内部布局紧凑,座椅、过道等设施限制了特战队员的行动空间与视野。
客舱内一排排座椅紧密排列,形成众多狭窄通道,导致行动不便,难以快速灵活移动。
同时,飞机结构复杂,存在诸多死角与隐蔽区域。
恐怖分子可能藏身其中,增加了搜索难度与遭遇突袭风险。
经过情报收集,大家得知恐怖分子集中在飞机中部,所以制定分布突袭的战术。
刘健,徐文,石经和郭飞从机尾突袭。
叶然,周逸,云辰,易扬从机头进入。
队员们全副武装,严阵以待。
刘健在机舱外做着最后的战前动员:“兄弟们,难度不高,必须干净利落地完成任务,营救人质!记住,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成败,开始行动!”
负责突破机头和机尾的队员已经做好准备了。
石经和周逸使用轻便破拆工具。
用于快速打开机舱门或其他封闭空间。
声音不大,并且不会对飞机内部造成损失。
“三,两,幺,突入!”
“啪”的一声,机舱就破了一个窟窿。
当舱门打开瞬间,队员们呈梯队状紧密排列。
叶然以低姿迅速冲入机舱,身体前倾,双手持枪,枪口指向舱内威胁方向。
同时大声呼喊“行动!”,为后续队员提供行动信号。
队员们在同一时刻,迅速鱼贯而入。
三颗闪光弹瞬间就被扔进了机舱内。
队员们使用的是非致命武器。
用于在不造成严重伤亡前提下控制局面。
突入瞬间,队员们紧密配合,利用闪光弹干扰恐怖分子视线与听力,抢占有利位置。
特战队员迅速按照预定战术展开清场行动。
以小组为单位,交替掩护,对机舱各区域进行搜索。
队员们以不同姿态和角度进入机舱。
云辰利用舱门框架作为掩护,观察并警戒一侧区域。
易扬则快速通过舱门,在机舱内寻找临时掩体,如座椅靠背。
然后迅速转换为战斗姿势,与先进入的队员形成交叉火力,对舱内进行初步控制。
通过手势、简短口令保持沟通。
“砰,砰”
“机头击毙两人!”易扬举着手枪,身体保持低姿态,背部微弓,脚步轻盈且迅速继续前进。
叶然回答道“收到!”
发现恐怖分子后,精准射击或使用非致命手段制服,同时还要留意是否有隐藏炸弹等危险物品。
队员们以小组为单位,两人采用交替掩护的方式在机舱内推进。
每组队员之间保持适当间距,既能相互支援,又不会过于集中而成为敌人的集中攻击目标。
“向前推进!”叶然命令道。
云辰和易扬回答道“是!”
两人慢慢的向前推进着。
易扬说道“前方安全。”
云辰快速向左侧探头后也说道“左侧无异常。”
“持续推进!”叶然命令道。
而另外一边……
刘健大声说道“左侧有情况!”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