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村李家,李老太太正在院子里晒豆角,辣椒。
突然听到外面有自行车的铃声,她抬头一看,是二女儿一家四口。
李老太太连忙放下手里的东西,笑着打招呼“雪梅,卫国,你们咋来了,快进来。”
张卫国和李雪梅把两个孩子从自行车上把下来,妞妞和狗蛋有礼貌的叫“姥姥好。”
李雪梅跨进院门问道:“娘,我爹还有春波,小红,他们三个不在家吗?”
当看到张卫国车子上的大包小包,老太太皱了皱眉头说道:“你们来就来了,买这么多东西干嘛?家里没钱,还要装大方?”
老太太也是刀子嘴,豆腐心,她还不知道张卫国挣到了钱,以为是雪梅要买这些东西。
“你爹去镇上买肥料了,春波和小红在田里干活,等会就回来。”
几人进屋后,张卫国把东西往桌上放,老太太更加心疼了。
网兜里有两瓶茅台酒,两罐麦乳精,四瓶雪梨罐头和8斤肉,还有一个油纸包,也不知道里面是啥。
老太太给四人倒了水,又让他们坐下,随后问自家女婿:“卫国,这还没到中秋节,你们咋过来了,有事?”
张卫国说明来意:“娘,我这几个月做小买卖,手里存了点钱。前段日子在城里租了一间铺子,打算开粉馆。店里就雪梅和我二妹桂花,我担心她们忙不过来。”
“这趟过来,就想问一下,春波如果能抽出空来,我想让他去店里帮忙。”
“当然,是给工资的那种。每个月40元,包吃包住,一个月休息四天,您看成吗?”
瞬间,李老太太的心里是七上八下的。
过了半晌她才回过神,脸色不好地看向自家女儿:“雪梅,你老实和我说,卫国是不是干了啥坏事?这才几个月,你们就能去城里租铺子,做生意?”
张卫国和李雪梅对视一眼,两人都有些哭笑不得。
“娘,瞧你说的,我张卫国也不是那种偷鸡偷狗的人啊。你女婿的人品,你还不知道吗?”
接下来,张卫国向自家丈母娘解释了他和根生,跃进去丁家湾捕膳鱼,捞小龙虾,在城里摆摊售卖,后来又进太阳山找到了一箱银圆,这才攒了本钱,能够在城里租铺子。
老太太听得入迷,最后雪梅又说:“娘,我们哪能骗你,花溪村的乡亲们都知道卫国挣钱的事,现在还带着他们一起把村里的特产卖到城里去呢。”
几人正聊得热络,院子外头传来一阵脚步声,夹杂着锄头、镰刀放在地上的轻微哐当声。
李春波黝黑的脸膛上带着汗,一边解下肩上沾着泥土的毛巾,一边朝屋里喊:“娘,家里头来客人了?”
李雪梅听到弟弟的声音,脸上笑意更浓,连忙起身,快步走到堂屋门口,撩开门帘:“春波,小红,是我们回来了!”
院子里,李春波正准备去井边打水洗把脸,闻声猛地抬头,看清门口站着的人,眼睛瞬间瞪大了几分,惊喜道:“二姐?!”
他的目光快速扫过李雪梅全身,顿时愣住了。
今天的二姐,和印象里那个总是穿着旧衣服、面黄肌瘦的样子,简直判若两人!
一身崭新的的确良衬衫,底下是一条深色长裤,最惹眼的是脚上那双黑亮亮的皮鞋,这可是城里人才穿的稀罕物。
再看二姐的脸,气色红润,脸上也明显比以前圆润有肉了,整个人瞧着精神焕发。
“二姐,你……”春波一时有些说不出话来,旁边的媳妇小红也好奇地打量着李雪梅,眼里满是惊讶。
“傻站着干啥,快洗手洗脸进来!”李雪梅笑着嗔怪了一句。
春波和小红这才回过神,快步走到井边,用葫芦瓢舀了凉水,胡乱抹了几把脸和手,擦干了才跟着进了屋。
春波和小红拘谨地跟张卫国打了招呼,又逗了逗妞妞和狗蛋。
一家人刚寒暄没几句,院门外又传来熟悉的咳嗽声,李老太太耳朵尖,立马道:“你爹回来了!”
话音刚落,一个身材不高但很敦实,脸上带着岁月风霜的中年汉子走了进来,正是李家当家人李延安。
他肩上还扛着一袋子化肥,显然是刚从镇上赶回来。
“爹!”李雪梅和张卫国连忙起身。
“哎,雪梅,卫国,你们咋来了?”李延安放下化肥,脸上露出些许意外。
随即目光也落在了张卫国带来的那些东西上,眉头不易察觉地蹙了一下。
看到全家人都到齐了,李老太太心里有了计较。
她麻利地站起身,提起桌上的猪肉,对旁边的小红使了个眼色:“小红,走,跟我去做饭,中午让你爹和你哥他们好好喝两盅!”
小红是个勤快利索的媳妇,一看婆婆这架势,立刻心领神会,应了一声,跟着婆婆进了低矮的厨房,锅碗瓢盆很快叮当作响。
堂屋里,就剩下李延安、李春波父子和张卫国、李雪梅两口子。
妞妞和狗蛋则是拿着姥姥给的两块水果糖,去了院子里玩。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