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国看着锅里的肉收了汁,洒上葱花后,麻利的将一大碗红烧肉盛起来,又做了一道西红柿蛋汤,清炒了一个豆角。
李雪梅回到家的时候,只见小小的木桌上,摆了三道菜,还有四碗米饭。
中间的那道菜上面扣着一个碗,防止冷掉,可散发出阵阵肉香,提醒李雪梅那是红烧肉。
张卫国已经帮她打好了水,笑着说:“雪梅,快洗手洗脸吃饭。累了一天,你也饿了吧。”
李雪梅呆呆的问:“卫国,今天卖了多少钱?”
张卫国有意逗自己媳妇:“你猜?”
李雪梅一边洗手,一边说:“每个人25元?”
张卫国:“准确的说是27元5角3分,比昨天多。”
四人坐好,李雪梅吃了一口肉,五花肉的肥肉部分几乎融化,瘦肉则变得嫩滑多汁,整体口感软糯,入口即化。
她活了28年,竟然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张卫国的厨艺什么时候这么好了?
狗蛋低头猛扒饭,还不忘大口吃肉,张卫国买了10斤菜油,今天的豆角,他用油炸过,吃起来很香。
妞妞也敞开了肚皮吃,两菜一汤全被干光,看着光洁如新的碗,张卫国很有成就感。
一家四口,吃过饭心满意足的靠着椅子打饱嗝。
狗蛋摸着自己圆滚滚的小肚子,问张卫国“爹,明天,还能吃肉吗?”
李雪梅和妞妞也齐刷刷抬头,看向家中的顶梁柱。
张卫国摸摸狗蛋的头发:“当然,爹昨天就说过了,咱家以后天天吃肉。”
狗蛋欢呼一声:“爹,你真好。”
李雪梅喝了一口水,劝说张卫国:“卫国,虽说你能挣钱了,可卖膳鱼也有季节,再过两个月,丁家湾的膳鱼被你们捕完了,咱家怎么办?”
“半个月吃一顿肉就可以了,多存点钱,我这心里才踏实。”
张卫国把20元钱递给李雪梅:“放心,我心里有数,今天我去打听过了,国营饭店收小龙虾,2毛一斤,我们的收入只会越来越多。”
“这些钱你藏好,我算过了,只要三个月,咱们就能存下3000。”
“到时咱们盖几间红砖房,妞妞和狗蛋长大了,得给姐弟每人一个房间。”
李雪梅沉默了一会,说道:“咱们可以在旁边加一间,里面分成两个隔间,孩子们就有地方住了,不用重新建房吧。”
张卫国摇摇头,内心吐槽:这个房子太破了,厕所漏风,又没有专门洗澡的浴室。现在还好,到了冬天,上厕所,洗澡老受罪了。
如果张卫国没有住过好房子,估计会和刘雪梅一样的想法,加多一间给两个孩子住。
可他是个重生者,手里又有钱,别的地方花不了这么多钱,只有建房子才可以。
张卫国随即说道:“爹娘那边也住不下人,这些年二妹和三妹都不怎么回娘家,就算是回来一趟都不在家里过夜。”
“特别是二妹,她婆婆重男轻女,老是念叨二妹生了个赔钱货,又骂她补贴娘家。”
“不蒸馒头争口气,我得尽快建几间砖瓦房,家里有钱,才能让两个妹妹更有底气。”
听到张卫国的话,李雪梅沉默了。
他说的是实情,只是建房子哪有那么简单,又是人工又是材料的,可不便宜!
只是卖膳鱼和小龙虾,三个月能存到3000元?
李雪梅打了一个饱嗝,最终还是点了点头,与其让他天天买肉把钱给嚯嚯掉,还不如拿来建房子。
有了压力,他也能多存点钱。
可李雪梅哪里会知道,张卫国手里的几张存单,加起来就有元,够盖10栋红砖房了。
如果不是担心太招摇,张卫国甚至想建个二层小别墅。
夫妻两个讨论完,李雪梅去洗碗,张卫国叮嘱妞妞带好弟弟。
他拿着钱,再次来到爹娘的老房子那边,让振华叫来了刘根生。
在爹娘,跃进,振华和根生期待的眼神里,张卫国掏出了手里的一把毛票,递给老娘赵三妹和根生。
数完了钱,赵三妹宣布:“今天有27元5角3分,比昨天多了快三元,这个生意果然能做。”
其他几个人全部咧开了嘴,笑呵呵的。
他爹张为民吸了一口烟,对赵三妹说:“老婆子,老大拿了三斤肉过来,你给他3块6,现在咱们分家了,跃进也能挣钱。”
张卫国连忙拉住他娘,朗声开口:“爹,您老说啥呢。我是家里的老大,孝敬你和娘三斤肉怎么了。”
“你们帮我存钱娶媳妇,平时忙的时候,田里的事,还有两个孩子都帮了我们不少忙。你要是这样算,那我欠你和娘的,还都还不清。”
赵三妹白了张为民一眼:“老头子,卫国说的对,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他现在脑子好使,能挣到大钱。咱们也算是苦尽甘来,儿子孝敬的肉,我吃的安心。”
刘根生笑着说:“就是,就是,叔,你和我婶拉扯他们不容易,卫国挣到了钱,孝敬你们是应该的。我今天买的肉,也分了两斤给我爹娘。”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