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周卫国一直盯着课本封面上洇开的汗渍,听着王建军背书。
不用看,他也知道王建军背错了,那些字句,早就烙进了他的心里。
听到老师点了他的名,周卫国站起来,流利地背出了那篇千古名篇。
当他慷慨激昂地背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千古名句时,情不自禁地挥动了一下手臂,补丁摞补丁的衣袖管扫过裂缝里的黑饼子。
哪知,他的肠鸣声却突兀地炸响,在落针可闻的教室里显得异常刺耳。
周卫国的脸,腾地一下红了起来,他感觉所有同学看他的目光都充满了异样。
可是,孙老师似乎根本就没有注意到这一点,他看着王建军,严肃地说:
“王建军,你别以为你吃得比周卫国好,穿得比周卫国阔气,你就可以嘲笑他!告诉你,周卫国的父亲,是牺牲在朝鲜战场的烈士,是祖国和人民的英雄,是他的母亲,独自含辛茹苦把他们三姊妹拉扯大!周卫国读小学和初中时,因为要为家里找吃的,上学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即使是这样,他的中考成绩,也是这个教室里的所有人中的第一名,比第二名的陈梦涵,高了十五分!”
这下,教室里的四十五双眼睛,看周卫国的目光变了。
尤其是那个叫陈梦涵的女生,目光里还带上了崇拜……
下课时,周卫国被孙老师叫进了办公室。
他本以为自己要被孙老师骂一顿,哪知道孙老师却说道:
“周卫国同学,请背诵一下《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课文!”
这篇文章,周卫国很是熟悉,它出自《孟子·告子下》,是儒家经典着作之一。
于是,周卫国又流利地背诵起来。
待他背完,孙老师和蔼地问道:“周卫国同学,请解释一下,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这句话的含义!”
这一句,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文章中的经典名句,周卫国又岂会不明白它的含义?
于是,他低声说道:“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上天若要赋予一个人重大使命,定会先从精神、身体等多个层面给予磨练。历经这些艰难困苦后,人在思想上会受到触动,性格会变得坚韧,能力也能得到提升。”
孙老师又道:“对头!那么,你现在还会为自己比其他同学穿得破烂、吃得比其他同学差而羞愧吗?”
周卫国豁然开朗,他微笑着说道:“孙老师,我知道错了!我再也不会在意自己吃得差穿得差了,只要食物能裹腹,只要衣物能蔽体,我就会努力学习。”
看周卫国一点就透,孙老师十分高兴,他哈哈笑道:“嗯,孺子可教!不但要自己不在意,也不要在意别人的眼光!我们班有四十五个学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思想,有人肯定会嘲笑你,但也有人会给予你同情和善意的帮助!别人的嘲笑,你置若罔闻,别人的善意帮助,你要坦然接受,不要在意身外之物,要把所有心思都花到学习上,我相信,你将来定能学有所成,并以之来报效祖国和人民!”
周卫国本来想说,自己不需要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可看着孙振声老师那真诚的目光,便把到口的话吞回了肚子里,而是低头思索起来:
是呀,自己家里很穷,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可是,造成自家贫穷的原因,是因为自己的家人懒吗?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母亲刘玉梅作为一个女人,干起农活来,比不少男人都还卖力。
大姐周素英八岁就辍学照顾自己和二姐,帮助母亲照顾这个家。
二姐周素兰从小就和自己下河摸鱼捞虾,为了让一家人活下来,她活成了一个男孩子的模样,而且,初中一毕业,她就下地劳动挣工分,从来没有偷过懒!
奶奶刘兰芝,虽然是小脚女人,腰还被摔断了,成了一个驼子,可她和蔼善良,在最困难的那几年,她宁愿自己饿肚子,也要把口粮让给三个孙子吃,自己差一点被饿死!这样的奶奶,难道不是天下最好的奶奶吗?
自己家里的人,都勤劳而善良,那么,造成自己家吃不饱穿不暖的原因是什么?
难道要怪父亲周云峰去参军,抛下一家老幼不管吗?
云谱叔说过,当年他不同意随父亲周云峰去参军,奶奶也坚决反对父亲去参军,妈妈嘴上不说,其实心里也是不愿意让父亲去参军的!
自己虽然没有见过父亲的面,家里也没有父亲的照片,自己根本不知道他长什么模样,可刘家沟的叔伯婶婶们,提起父亲周云峰时,谁不夸他聪明能干?
父亲那么聪明能干的一个人,当年为什么要抛妻弃子去参军呢?
云谱叔说,父亲参军,最初是为了打土匪,后来才出国去抗美援朝的!
在朝鲜战场上,父亲立功无数,他带领一个二十多人的特战小分队,炸飞机场,袭击炮兵阵地,甚至连敌人的巡洋舰,都被他们炸沉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