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不可能!"
贺新面容冰冷,冷言道:"早告诫过你,层次不同,手段各异!"
"年轻人,听我一言,越往上攀,越需收敛野性,否则必遭惨败。"
"譬如高进,屡次图谋报复,我却从未动杀机!"
霍曜点头:"我懂了。"
"不,你未悟!"贺新寒声道,"我不杀高进,实因深知他无法胜我,你亦然!"
"话虽如此,你却让我震惊,直至今日方知你用心良苦,竟是意欲取我而代之,成为澳门赌王!"
"野心不小!"
"竟怀此念,莫非你以为上次侥幸得胜,便能再次奏效?"
"年轻人,太过天真!"
霍曜面无波澜,只道:"哦。"
咔嚓!
一句淡漠的"哦"后,霍曜果断挂断电话,徒留那边的贺新满是疑惑。
许久。
"霍!文!曜!!"
怒吼震耳欲聋,三字从贺新办公室传出,随即他的手机被砸成碎片。
第四七九章:狂怒!(第一更)
近几日,除了贺新和陈金城怒不可遏,怒火滔天外,还有一位同样深陷困境的人——雷绝坤!
九龙建业是他根基所在,却遭遇重创!
霍曜给利兆天打电话后,利兆天迅速行动,在股市中大量购入九龙建业的股份。
他原本持有九龙建业4.4%的股份,短短几天内便收购了4800万股,占总股本12%。
如此一来,利兆天对九龙建业的持股比例升至16.4%,成为仅次于雷绝坤的第二大股东。
这一行动是利兆天为霍曜出力,所用资金皆为个人财产,未动用四海集团资源。
九龙建业股价因之暴涨,从每股6港币跃升至8.5港币。
利兆天以平均每股7.5港币的成本购入这4800万股,总计花费3.6亿港币。
在整个港岛,只有像利兆天这样的超级富豪能轻松拿出如此巨款。
雷绝坤根本无法相比,尽管他身家20亿,但多数为上市公司股票,实际可支配现金极为有限。
正如霍景良当年掌控九龙巴士时一样,雷绝坤输就输在“没钱”
。
生意场上,手段与谋略固然重要,但充足的流动资金才是制胜关键。
再多的技巧,在雄厚资本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这就是金钱帝国的降维打击。
雷绝坤濒临崩溃,他万万没想到,利兆天这种顶尖富豪竟会垂青小小的九龙建业!
九龙建业虽有不错的发展,但其资产净值仅20亿,市值却高达24亿,远超实际价值。
一旦传出不利消息,股价便会大幅下跌,这绝非优质投资项目。
利兆天乃港岛闻名的“股市神童”
,多次成功商业操作让他声名鹊起。
他的眼力非凡,怎会察觉不到问题?然而,他依旧选择行动。
商业运作的核心前提是上市公司资产净值高于市场预期。
他究竟意欲何为?莫非真想掌控九龙建业?
从利兆天的行为看,答案似乎如此。
成为第二大股东后,他并未停止脚步。
这分明是有意针对!
雷绝坤怒不可遏。
先是霍景良夺取九龙巴士控制权,接着利兆天又觊觎九龙建业,这些人究竟为何与自己作对?
更让雷绝坤愤慨的是,霍曜也在背后推波助澜。
利兆天出手后,司马祥、罗敏生迅速跟进,利用富盈资本在股市中频繁买卖九龙建业的股票。
他们手法灵活,时而买入,时而卖出,形成复杂的博弈态势。
此次行动中,利兆天为主导,金牛证券协助。
若仅利兆天一方持续购入,股价突破十元并非难事,但收购成本过高,不具经济性。
数日后,富盈资本已持有九龙建业3000万股,占股7.5%,总投入2.16亿,每股成本7.2港币。
富盈资本曾因收购能达科技一举成名,而霍曜与富盈资本的关系早已被揭露。
雷绝坤自然清楚,富盈投资有限公司归属霍曜。
他怒火中烧,本能认为霍曜此刻落井下石,是因为金公主院线上映东正传媒那部电影。
此举显然是为了迫使自己为《逃学威龙》安排黄金档期。
当然,雷绝坤并非无所作为。
当利兆天与富盈资本联手出击之际,为扞卫自身根基,他持续增加对九龙建业的持股。
他最初持有九龙建业28%的股份,随后增持至6%,总持股达34%。
这一比例已是他能持有的最高限度,因港岛证监会规定,若有人或机构持有上市公司超过35%股份,将触发全面收购程序。
一周后,首轮激烈博弈暂告一段落。
最终结果如下:
雷绝坤持股34%、利兆天持股16.4%、富盈资本持股7.5%。
霍曜一方进展顺利,占米、姚可可及师爷苏方面亦然。
冯炳荣和徐茂才这两个角色尤为特别,他们不愿退出。
占米负责冯炳荣,师爷苏负责徐茂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