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传,双鹰华与黎国胜欲与靓坤、许炎东言和,首选便是霍曜出面调解。
事实证明,此传言非虚。
霍曜仅凭两通电话便解决了纷争,未设一桌和谈宴。
这一细节迅速在江湖间流传,令人不寒而栗。
渐渐地,越来越多的人察觉到,霍曜身上隐隐散发出一股巨枭教父般的威严。
数日以来,港岛风云变幻。
虽由霍曜引发,但他和天赐始终保持超然态度,仅在关键之夜有所行动,此后再无介入。
奥门方面,占米已完成各赌厅整合,携资料回港,向霍曜述职。
金融领域,富盈资本运作良好,初始资金2.7亿,在霍曜于金佰利豪赚1.2亿后,规模增至3.9亿,加上金牛证券助力,突破4亿大关。
其余产业如咸.湿杂志、福兴联合制衣、A货及安和置业皆稳健前行,唯有《星光日报》仍在开拓市场。
杨度决心将其打造为星光报业集团,获霍曜支持,正快速扩张。
各产业根基稳固,《星光日报》仍处创业初期,此阶段风险极高。
若换作以往,霍曜定会亲自主持,但如今已不可能。
即便《星光日报》已成为报业集团,他亦不会投入过多精力,因为这对双方都属浪费。
此外,还有一喜讯传来——丁瑶归来了。
她在完成所有布局,埋下伏笔并取得应得补偿后,便急切返回。
她离开自己的男人太久太久!
在她看来,那不是补偿,而是自己挣来的嫁妆。
她没有辜负霍曜的期待,也没有让自己失望。
这份嫁妆的具体数额终于敲定:两亿八千万港币!
即便过了三十年,这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即便不依赖霍曜,丁瑶也已跻身亿万富翁行列。
……
当天下午两点,星光大厦,霍氏集团董事长办公室。
波波在场,之前她在赌船尚未出海时就是霍曜的助理,也可称作秘书。
占米和姚可可也在,正在向霍曜汇报工作。
姚可可整理了杨度、卢福、师爷苏、宋濂等人的报告后,递给了霍曜。
霍曜快速翻阅了一遍,没有发现任何问题。
这些并非姚可可汇报的重点,她目前的主要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东正传媒。
“老板!”
姚可可带着几分兴奋说道,“《逃学威龙》三天前杀青,后期制作已完成,样片也出来了,正在联系院线,预计数日后就能上映,这将是东正传媒的第一部电影。”
霍曜问道:“这么快?从开拍到现在还不到两个月吧?”
“54天!”
姚可可迅速答道,“从开机到杀青,王金只用了54天!他还说,按照他以前的拍摄方式,一个月就能完成,最多也不会超过40天!”
“只是因为我们东正传媒的第一部电影,所以才格外用心,速度才显得慢了些。”
慢?
霍曜嘴角微微抽动,不知该批评还是夸奖。
只能说在这个时代,港岛的电影人除了极个别,其他人几乎都是快手。
《古惑仔》第一部从开机到杀青用了多久?
正确答案是:七天!
现代拍电影动辄三四个月,要求高的话甚至半年一年都拍不完。
像墨镜王那样的坑货,一部电影恨不得拍好几年。
与墨镜王相比,王金的作品虽然低端,但也算得上“良心”
之作。
对投资者而言,这无疑是良心中的良心。
此人不仅拍片效率极高,还愿意放下姿态迎合市场,观众喜欢什么,他便拍什么,大多数作品都能盈利,即便亏损,幅度也很小。
霍曜望着姚可可,嘴角含笑:“看你这般高兴,看来你对这部电影充满信心?”
“当然!”
姚可可眼神坚定,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说实话,我对这部电影没什么好感,甚至有些反感,觉得它太荒诞无稽。”
“但这是我的个人感受,不代表大众。”
“试映时,在场七人,除去我,其余六位都笑得前仰后合,连站都站不稳!”
“所以,我敢肯定,这部电影一定能大卖!”
你的判断没错。
霍曜沉思片刻,问道:“酒香也怕巷子深,电影成败固然取决于质量,但宣传同样关键。
目前宣传工作进展如何?”
姚可可语气笃定:“您放心,老板。”
接着,她简明扼要地汇报了东正传媒为《逃学威龙》制定的宣传策略——从电视广告到报纸、杂志全覆盖,几乎囊括了那个时代所有高曝光渠道。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们还利用东正传媒旗下资源,在《星光日报》投放了广告。
霍曜满意地点点头:“不错。
那么院线安排呢?”
姚可可快速回应:“可供选择的院线有三家,分别是邵氏、嘉禾和金公主,我们正在洽谈合作。”
霍曜略作思考,继续追问:“能否让三者同时上映?”
“这……”
姚可可微微一愣,内心惊叹于老板的“大胆设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