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可可点头回应:“好的,老板。”
得知霍曜要开办物流公司,占米并未表现出过多惊讶,只是询问道:“曜哥,难道你要涉足海运?这投入太大了,我们现在根本承担不起。”
姚可可也有类似的想法。
“并非如此。”
霍曜摇头道,“做海运的都是鼎鼎大名的船王,哪个不是超级富豪?一艘轮船动辄数千万,我们现在哪有能力涉足?即达速运目前只是负责送货,从工厂到店铺。”
“要做好这件事,确实需要专业人才。
但我们有的是时间,先搭建起基本框架即可。”
占米皱眉思索片刻,说:“这应该赚不了多少吧?原本就是A货协会的工作范畴,像报刊杂志的分发一样,他们只负责把杂志送到全港两万多家报摊,一年到头也没赚多少。”
霍曜道:“如果我说,将来有一天,人们习惯了足不出户的生活,我们需要把每一件商品从店铺送到他们家中呢?”
占米惊呼:“这怎么可能?”
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这也是这个时代的局限性,人们无法预见互联网带来的巨大变革,也无法想象只需一部手机便可解决所有问题。
不仅是占米,即便那些身家过亿、甚至数十亿的顶尖人士,对此也抱有同样的怀疑态度。
若他们听到霍曜的话,恐怕只会当作笑谈。
第二一〇章:布局未来!
占米看着霍曜,说道:“物流不过是个跑腿的活儿,又不是什么海运,真的能赚那么多吗?曜哥,看你这样子,怎么觉得比卖A货赚得还多?这简直不可思议。”
到底能不能赚钱?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答案是肯定的,而且赚得相当可观!
因为物流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快递!
23年,电商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如黄河奔流般不可阻挡,开启黄金时代。
伴随其崛起的,是快递行业的腾飞。
在日后,“四通一达”
书写了无数财富传奇,创始人们个个身家百亿。
而快递领域的领头羊顺丰,由王卫掌舵,仅靠这一家公司便让他的身价轻松迈入本国福布斯前二十,千亿资产如同探囊取物。
霍曜当前所做的,不过是为未来铺设道路。
他要先构建即达速运的基本框架,稳扎稳打地发展,在电商浪潮袭来时,便可一飞冲天。
听到占米的疑问,霍曜本想一笑置之,但随即意识到这是时代的限制,并非占米的能力问题,于是摇头表示无需多言。
霍曜说道:“赚钱与否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按我说的去做。
此外,天虹,你要有所准备。
我们要夺下市场,势必触犯许多人的利益,他们定会反击。”
“从现在起,加强防范。
占米那边已有准备,无需担心。
重点有二:其一,是我母亲凤姐;其二,是卢福和卢家曜父子。
凤姐在尖东活动无妨,但卢氏父子绝不能出事。”
稍作停顿后,霍曜眼中闪过一丝狠辣,道:“制假虽属正常竞争,输了就该认栽,但总有人不愿服输,会动用非常手段。
若有人执意如此,那我们便奉陪到底。”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而是看着骆天虹。
骆天虹冷哼一声:“曜哥,我知道了。
之前对那些人所说的话绝非戏言。
我不懂经商,但在这种事情上,我很擅长。”
霍曜未明言的那一个字是——
杀!
占米与姚可可对此并无特别反应,他们能理解霍曜的行事风格:你想玩光明正大的,我们可以配合;若你选择阴暗手段,我们亦不会退缩。
唯有陈永仁内心隐隐不安,但他也只是这样想想,并未觉得太过分。
事情谈妥后,霍曜转向陈永仁。
一个多月不见,陈永仁仿佛换了个人,瘦了一大圈,眼圈发黑,眼袋沉重,显然近来睡眠严重不足。
这事占米也向霍曜提及过,看得出来他很焦虑。
在他看来,陈永仁的变化全因被踢出警校。
他们这群人各有执念,陈永仁的执念便是成为警察,做好人,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
在霍曜带领下,他们已达到金钱可以解决大部分问题的程度。
但遗憾的是,陈永仁的问题无法用钱化解。
这期间,占米、陈小刀、师爷苏、乌鸦甚至骆天虹都曾劝导,但毫无效果。
陈永仁嘴上说没事,却整晚失眠。
占米无奈之下,请霍曜帮忙,然而霍曜并未采取行动,也没主动联系陈永仁。
占米完全相信霍曜对陈永仁的态度。
大家都觉得,霍曜这样做必有深意,或许执念真的需要自己去解开,旁人再多言语也是徒劳。
“阿仁,你怎么了?状态这么差?”
霍曜问。
陈永仁胸膛起伏,似乎内心激烈挣扎,开口道:“曜哥,我不知道怎么说。”
占米疑惑地看着陈永仁。
霍曜却不以为然,说道:“状态这么差,怎么工作?看来你还有很多事情没想清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