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米应道:“是,曜哥!1号店今日共售出190件商品,总销售额为元!”
姚可可接话:“2号店今日共售出186件商品,总销售额为元!”
陈小刀接着说:“3号店今日共售出176件商品,总销售额为元!”
姜美凤最后报:“4号店今日共售出223件商品,总销售额为元!”
霍曜道:“Paris,记清楚了吗?把它们加起来。”
“记住了!”
姚可可的记忆力毋庸置疑,她连账本都没翻,直接拿起计算器快速运算,为了确保无误又反复算了三次。
当得出结果时,她瞪大眼睛,声音微微发抖:“四家店铺,今日总销售额达元!突破30万!”
霍曜迅速在心里核算了一番。
四家店铺共售出775件商品,每件的成本根据款式和材质不同,在75至110元之间,取平均值100元计算,总成本约为元,若以8万估算。
总销售额超30万,暂按此数计算。
八万的成本,店铺日常的水电和人工按月结算,目前暂不考虑,这意味着开业首日四家店便净赚22万。
这还是保守估计,实际利润可能达到25万!
单日净利润25万!
仿品依托奢侈品市场,同样利润丰厚,潜力巨大。
“哗!”
霍曜心中刚盘算清楚,会议室已沸腾起来。
姚可可惊叹道:“单日销售额超过30万,四家店而已,若是多开几家,月销售额岂不是能达2000万?即便1500万也让人难以置信。”
“A货……A货……”
她虽不知A货具体成本,但正品的成本都很低,这一点她清楚。
尽管她不清楚净利润,但大致能猜到。
至少七成利润,即21万以上!
姜美凤了解A货的成本比例,此前曾听690米提过,得知姚可可算出总销售额后,她感到心跳加速,全身微微颤抖。
她昨日还问儿子做服装生意是否赚钱,现在看来——
“阿曜,你简直……”
姜美凤目瞪口呆,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师爷苏也结巴起来:“哇!哇!单日30万,一个月岂不是900万?再开几家店,每月岂止两三千万?七成利润,也有千万元吧。”
“曜哥,你真是太厉害了,眼光真独到。”
霍曜笑了笑说:“别捧我。”
“可是……”
师爷苏一脸疑惑。
占米拍了他脑袋一下,“今天是周末,又是开业,优惠活动多,自然能有这样的成绩,哪能每天都这样?”
师爷苏挠挠头,“对哦。”
占米转向霍曜,“曜哥,尽管今天情况特殊,但我认为单日销售额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我们预热时间短,只在尖东宣传,本岛市场还没开发呢。”
“这才是关键!”
霍曜点头。
“曜哥,我觉得从明天起,我们应该派员工去中环、上环、西环和湾仔派发传单,让全港白领都知道我们这里有全球性价比最高的名牌货!”
“传单设计要精致些,虽然成本会高点,但效果更好,也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哪怕要过海,他们也会来尖东看看。”
“不只是为了卖货,更是为了让‘名品折扣店’这个名字深入人心。
要做到什么程度呢?我的想法是,以后大家只要想到便宜的名牌货,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们!而且价格保持最低,我们就能稳操胜券。”
“还有,今天四个店铺的表现说明A货市场潜力巨大,远未饱和。
趁别人还没反应,我们应该赶紧扩展,在油尖旺、中西区这些富裕地区开店。”
“具体开几家,做个市场调研就清楚了。”
……
占米兴奋得脸通红,滔滔不绝讲了十分钟,骆天虹、师爷苏、陈小刀等人频频侧目,仿佛不认识他了似的。
姚可可对占米的表现感到十分惊讶,她未曾想到占米思维如此敏捷,自己还未开口,他已经思索出诸多对策。
霍曜对占米的方案表示认可,先前还在询问如何应对市场模仿,而如今他已提出通过提升多家店铺的知名度,让人们一提到购买高性价比的仿品时,立刻联想到“名品服装折扣店”
。
尽管这距离理想状态尚有距离,但已经相当出色。
占米尚未意识到,提高“名品服装折扣店”
的知名度可以通过宣传实现,但让人将购买仿品的需求直接与该店挂钩则极为困难,即便并非完全不可能,也几乎难以达成。
单靠几家店铺难以做到这一点,但如果集合云水街的所有名品种类,则可行,这便是集群效应的力量,能显着增强区域吸引力。
若成功实施,未来或许可成为港岛特色旅游目的地。
师爷苏忍不住竖起大拇指称赞:“占米哥,太厉害了!没想到你如此擅长经营。”
骆天虹说道:“那是自然,看曜哥怎么安排就知道。
我这种笨人只能当助手,占米有头脑,当然要用在生意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