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关随便找了一块地,轻轻一弹,把地膜里面附着的密集水珠弹掉。
然后把土扒掉,轻轻掀开地膜的一角,顿时一股混合着泥土气息的潮湿热气扑面而来。
大豆苗已经有差不多10厘米高了,长得很不错,嫩绿,矮壮,生机勃勃。
现在基本上可以定时通通风,降降温,让豆苗适应适应外界的温度和空气了。
等适应得差不多了,地膜就可以撤掉了。
通过观察,许关发现“许家庄1号”大豆比起其他几种大豆的长势要更好一些。
不仅茎秆粗壮,而且个头一骑绝尘。
通常来说,大豆植株高度有限的话,那么产量肯定有限,就算从头到脚长满大豆,产量也是有限的。
所以要大幅度提高产量,增加株高是必然的选项之一。
但增加株高也有风险和不确定性,比如可能会增加倒伏的风险。
所以,还必须增加茎秆的强度和韧性,这样才能承载更大的重量。
不然大豆过早倒伏,就会有减产的风险,甚至能减产50%以上。
大豆营养丰富,脂肪和蛋白质含量都很高,所以想要高产是很难的。
有时候不是大豆本身不努力,而是土地肥力的限制。
实验室里,在充分的营养供应下,大豆亩产超过1000斤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在大田里,想达到1000斤,很难,非常难,几乎不可能,究其原因,就是肥力跟不上。
所以高产品种、肥力是相互关联的,只要有一个条件达不到,大豆品种再有潜力,也无法发挥。
现在对许关来说,这两者都不是问题,他拥有高产潜力的品种许家庄1号,还有最好的肥料玻璃复合肥,另外还有新型根瘤菌。
许关很期待,在玻璃复合肥和嗜硅酸盐菌的双重加持下,许家庄1号大豆到底能有多高的产量。
亩产能不能超过小麦呢?
喜欢基因改造后,我带全村暴富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基因改造后,我带全村暴富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