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战斗人员站起来说:安晚,我们在外面执行任务,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受伤的几率也大。
医疗仓对我们来说,就是生命的保障,我觉得应该优先使用。
一名普通成员也站起来说:我们虽然不直接参与战斗和科研,但我们也在为基地的建设、生产等方面努力。
如果受伤了不能使用医疗仓,那我们以后怎么安心为基地工作?”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论不休。
安晚听着大家的发言,思考片刻后说道:我觉得大家说的都有道理。
这样吧,我们制定一个分级使用制度。
在医疗仓数量充足的情况下,所有基地成员平等享有使用权利。
但如果医疗仓资源紧张,那么按照对基地贡献的紧急程度来分配。
比如,正在执行重要任务的战斗人员和科研人员,以及因执行基地关键任务而重伤的成员优先使用。
同时,我们也会设立一个监督小组,确保制度的公平执行。大家觉得这个方案怎么样?
众人听了安晚的方案,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阿豪和晓妍也不再争吵,阿豪对晓妍说:晓妍,看来还是安晚有办法,这个方案确实比较公平。
晓妍白了阿豪一眼:哼,就你之前还固执己见,要不是安晚,还不知道要吵到什么时候。
在医疗仓顺利量产后,基地的医疗保障能力得到了显着提升,众人都沉浸在这一成果带来的喜悦之中。
然而,安晚的目光早已投向了,下一个目标飞碟技术的升级。
现有的飞碟虽然能够满足基本的出行和资源运输需求,但在速度、续航能力以及防御性能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为了基地的长远发展,探索更广阔的区域,应对日益复杂的末世环境,飞碟技术的升级迫在眉睫。
这日,安晚再次将科研团队以及阿豪、晓妍等核心成员召集到了会议室。
会议室里依旧摆满了各种资料和图纸,不同的是,这次的讨论主题从医疗仓转向了飞碟技术。
安晚站在会议室前方,神情严肃而坚定:各位,医疗仓的成功量产是我们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我们不能停下前进的脚步。
现在,我们要着手研究飞碟技术的升级。
李博士,你先给大家讲讲目前飞碟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
李博士推了推那副标志性的厚重黑框眼镜,清了清嗓子,说道:安晚,各位。
目前我们的飞碟在速度方面,最高时速只能达到500公里,这对于探索更遥远的区域来说,效率太低。
而且,续航能力也有限,一次加满能源最多能飞行3000公里,长途跋涉时需要频繁补充能源,极为不便。
另外,在防御性能上,面对一些强大的变异生物攻击,飞碟的防护层显得较为脆弱。
张教授接着说道:没错,还有能源利用效率也亟待提高。
现在的飞碟能源转化率较低,大量的能源被浪费,这不仅增加了能源消耗,也限制了飞碟性能的提升。
林研究员也补充道:从操控系统来说,虽然目前的操作相对简单,但缺乏一些智能化的功能,在复杂环境下,对驾驶员的要求过高。
阿豪挠了挠头,有些疑惑地问:那要解决这些问题,得从哪些方面入手啊?
李博士解释道:“要提升速度,我们需要研发更高效的推进系统。
续航能力则要改进能源存储和转化技术,防御性能方面,需要寻找更坚固的材料来强化防护层。
至于操控系统,要融入更多智能化的算法和传感器。
但这一切都面临着一个共同的难题——材料。
安晚点点头,说道:李博士说得对。
据我所知,升级飞碟技术需要几种特殊的矿石材料。
一种是能够提高能源转化率的星耀石,一种是增强防护层强度的玄冰铁,还有一种是用于优化推进系统的灵风晶。
阿豪,你之前寻找资源经验丰富,对于这些矿石材料,你了解多少?
阿豪皱着眉头,努力回忆着:安晚,星耀石我好像在之前收集的资料里看到过,据说它一般出现在一些古老的火山地带,周围通常伴随着强大的地热能量。
玄冰铁嘛,听名字就感觉和极寒之地有关,可能在北方的冰原或者雪山里。灵风晶就有点麻烦了,这东西太稀有,我还真没什么头绪。
晓妍白了阿豪一眼:“就知道你不靠谱,关键时候就掉链子。这么重要的材料都不了解清楚。
阿豪不服气地瞪了回去:你懂什么!这些材料本来就难找,我又不是万能的。有本事你来说说灵风晶在哪儿。
安晚赶紧制止两人:好了,别吵了。
晓妍,阿豪已经很努力在回忆了。
关于灵风晶,我也查阅了不少资料,有线索表明在一片神秘的风谷中可能存在。
但这片风谷具体位置不明,而且据说谷中充满了各种危险的风系异能,进去十分危险。
阿豪拍着胸脯说:安晚,不管多危险,我们都得去试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