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的晨雾尚未散尽,胡夫金字塔的阴影已如巨手般笼罩着西岸的帝王谷。陈默站在“太阳熔炉”的入口前,抬头望见的不是熟悉的北斗七星,而是与尼罗河水脉共振的“索普代特星”——古埃及人眼中的“天狼星之眼”,此刻正与他后颈的九星胎记产生奇异共鸣,星芒中竟夹杂着长白山天宫的陨铁银光。
“三千年了,”那文雪的机关伞划过金字塔基座的圣书体,陨铁虫显形出被黄沙掩埋的星图,“初代苏氏守陵人将地络之锁与古埃及‘玛特天平’结合,用尼罗河的泥沙锻造了太阳熔炉的核心齿轮。”她的机械义肢按在荷鲁斯之眼浮雕上,伞面显形出《星悬秘卷》的埃及篇,“看这里——公元前1479年,图特摩斯三世与苏氏传人共同刻下的‘地络-黄道共鸣咒’。”
苏璃的地络纹身突然在右臂显形出圣甲虫图案,护腕与金字塔内壁的花岗岩产生共振,显形出母亲若兰1983年留下的探险标记:“熔炉核心的‘光核’,是初唐时期陈玄策分发给九处地宫的星核碎片之一,其能量波动与秦岭神树的‘摇光’根系同源。” 她的唐刀轻点地面,沙粒自动汇聚成通往地宫的阶梯,每级台阶都刻着苏氏地络纹与埃及安卡符号的融合图案。
地宫深处的轰鸣如心跳般震动着陈默的胸腔,双生罗盘显形出太阳熔炉的立体结构:直径百米的青铜圆盘上,十二道黄道齿轮对应着十二宫星座,中央嵌着的“光核”已被逆星核紫血染成暗金色,表面刻着的,正是他在第八十九章丢失的罗盘残片纹路。“黑狐在利用我的血脉共鸣,”他握紧罗盘,胎记边缘的紫黑色纹路与光核产生共振,“他们想让太阳熔炉成为逆星核的‘能量心脏’。”
江远的骨针突然指向地宫顶端的星图穹顶,十二片甲骨残片与天花板的星座浮雕产生共鸣,显形出毕摩经与古埃及《亡灵书》的重叠影像:“毕摩始祖与埃及祭司曾在金字塔内留下‘天命-星轨’双重封印,”他的扫描仪显示,穹顶的猎户座星图正在逆向转动,“现在黑狐破坏了‘奥西里斯天平’,导致地络的‘因果律’出现紊乱——精绝古城的磁光密室正在经历‘时间逆流’,北极地宫的寒冰齿轮开始顺时针倒转。”
最震撼的伏笔收束来自地宫墙壁的壁画。陈默的超忆症激活初唐记忆:陈玄策的副将李药师曾带着陨铁核心远渡埃及,与法老阿蒙霍特普二世达成契约,将“天权星位”的守护融入太阳崇拜。壁画右下角,四脉传人的剪影与埃及神只的形象重叠——陈氏罗盘对应荷鲁斯之眼,苏氏唐刀对应玛特之羽,毕摩骨针对应伊西斯的结印,女真机关伞对应塞特的齿轮。
“看核心!”那文雪的陨铁虫钻进光核裂缝,显形出黑狐余党的阴谋:十二具戴着黄金面具的木乃伊围绕光核,每具木乃伊手中都握着刻有断尾蝎图腾的安卡钥匙,正在将逆星核碎片注入“拉之眼”。更深处,1983年科考队遗失的半块罗盘悬浮在紫血中,表面显形出父亲陈振海的探险编号“CHN-83-07”——那是黑狐用来定位九星守陵人的坐标。
“他们在复制初代守陵人的‘星图契约’!”苏璃的唐刀斩落迎面而来的黄金傀儡,刀刃与傀儡胸口的苏氏地络纹碰撞,显形出母亲若兰二十年前的战斗残影,“用古埃及的‘卡’(灵魂)概念,将逆星核碎片植入守陵人后裔的青胎记!”
陈默的罗盘突然与光核产生共振,显形出全球守陵人后裔的青胎记光点:精绝古城的少年正在用磁光编织防护网,北极的老人将寒冰能量注入尼罗河地脉,就连星悬村的孩子们,也在用陨铁蝴蝶传递“九星归位”的信号。“我们不是孤军奋战,”他望向同伴,四脉信物在光核光芒中交相辉映,“每个青胎记,都是星图的‘卡’。”
最关键的时刻,江远的骨针引动毕摩的“天命共振咒”,十二片甲骨残片与地宫的十二道黄道齿轮共鸣,显形出古埃及《太阳船》壁画的现代版——陈默四人站在太阳船上,船身由四脉信物组成,正航向光核深处的逆星核漩涡。“毕摩经的终极预言,”他大喊,“‘当北斗与天狼星共辉,地络的黄昏将升起新的太阳!’”
陈默的九星胎记在此刻完全显形,与光核表面的罗盘残片重合。他看见,初唐四脉传人、1983年科考队、现代守陵人后裔的影像在光核中重叠,父亲陈振海的声音混着尼罗河水的轰鸣传来:“默儿,太阳熔炉的光核,从来不是单独的星核——”
“——而是所有守陵人望向星空的眼睛。”苏璃接口,唐刀插入光核的“玛特之羽”凹槽,地络银光与尼罗河的神圣之水共鸣,显形出母亲若兰的虚影正在修复被侵蚀的地络纹路。
那文雪的机关伞卡住逆星核漩涡的齿轮,陨铁虫组成的星悬蛊啃噬着断尾蝎图腾,显形出女真族世代守护的“星图缝合针”;江远的骨针引动古埃及的“巴”(心灵)咒语,让全球守陵人后裔的青胎记光芒汇聚成“守陵人之心”,放在玛特天平上与逆星核碎片称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