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纹路在构建动态的引力波干涉场,就像我们研究的区域封锁装置,但精度提升了三个数量级!"说完这话,他不得不扶住桌沿,大口喘着粗气,工作服后背早已被汗水浸透。
这个发现如同一记重锤,击碎了文明的骄傲。他们引以为傲的尖端科技,在高等文明眼中不过是孩童的积木;那些曾被视作完美的理论模型,此刻暴露出如同远古图腾般的局限性。认知的崩塌与重建,在这一刻悄然开始。
7.4 科学家们的执着攻坚
热情奔放的泽娜想要一跃而起,膝盖却突然传来尖锐的刺痛,让她的动作变得踉跄。她扶着操作台稳住身形,右手关节因为常年操作精密仪器而微微变形,此刻正紧紧攥着疯狂闪烁的生物检测仪。曾经火红如瀑的卷发如今掺杂着银丝,汗水顺着她眼角新添的皱纹滑落,在实验室的冷光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芒。
"能量传导路径里检测到类似分子级量子共振的特征!"她的声音依旧高亢,但剧烈的喘息声泄露了身体的疲惫。布满老茧的手指在全息屏上滑动,调取复合装甲材料的量子键合理论时,手臂上的肌肉忍不住微微颤抖。当两组数据在全息屏上剧烈碰撞,她不得不摘下因长期面对电子屏而度数飙升的眼镜,眯起布满血丝的眼睛仔细辨认。
"这些纹路的自修复机制,和我们研究的星核淬晶装甲原理同源,但复杂度..."她的声音戛然而止,扶着操作台的左手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曾经充满胶原蛋白的脸庞如今略显松弛,可眼中震撼的光芒却丝毫不减,仿佛那个热血沸腾的年轻科学家,正透过这具逐渐老去的躯壳,窥见了宇宙的终极奥秘。
林轩的机械瞳孔闪过红光,如同超新星爆发的预兆:"拆解现有技术框架,重组可用模块。马洛克,用引力波干涉形态学重新计算纹路参数;泽娜,尝试用生物量子键合技术模拟自修复功能;维克斯,把我们的量子纠缠网络算法逆向植入能量传导系统。"
这道指令无异于文明级别的豪赌。将现有科技体系彻底解构重组,就像在暴风雨中重铸诺亚方舟,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但对于困在科技牢笼中的文明而言,这是唯一的破局之路,是迈向更高维度的惊险一跃。
7.5 初代武器的诞生与失望
三个月的时间,在数据洪流与理论推演中悄然流逝。试验场上,初代量子裂变速射炮原型机泛着粗糙的金属光泽,宛如未完工的远古神器。炮管表面的临时量子键合材料在能量充能时发出不稳定的蓝光,仿佛随时会熄灭的希望之火。
泽娜的声音带着紧张,在空旷的试验场回荡:"生物量子传感器已就位,但能量反馈延迟比理论值高62%!"她盯着监测屏,额头上的汗珠反射着数据的冷光,双手因过度用力而微微颤抖。
马洛克擦着额头的汗,计算板上布满密密麻麻的公式和修改痕迹:"引力波震荡场勉强达到高等文明标准的40%,但持续时间..."他的声音被突然响起的警报声淹没,眼中闪过一丝绝望。
当那道摇晃的蓝色光束撕裂空气,击中远处的陨石靶标时,监测屏的数据疯狂跳动:"射速每秒12发,能量转化率38%,威力达到原版62%!但炮管出现量子态坍缩先兆!"
这道不稳定的光束,既是文明的勋章,也是耻辱柱。62%的还原度,既是突破的证明,也是差距的明证。它像一把双刃剑,既照亮了文明前进的方向,也刺痛了每一个科研人员的心。
维克斯望着冒烟的炮管,苍老的手微微颤抖:"我们的材料强度、能量稳定性,都还差得太远..."他的声音里有遗憾,也有释然,仿佛已经预见了即将到来的更大挑战。
林轩的电子音带着震颤,仿佛承载着整个文明的期待:"记录所有数据,启动二期工程。"他转向舷窗外的星河,机械瞳孔中数据流奔涌,"嘿!这哪儿算完啊?这压根儿就是咱重新立规矩、往文明顶儿上冲的新起跑线!"
喜欢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