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首的电磁脉冲炮瞬间发射出10万伏特/米的脉冲,在风暴中激起更大规模的电磁雪崩。与此同时,中微子通讯欺骗系统利用紊乱的量子纠缠,生成与外星舰队中枢特征完全一致的虚假指令。
30艘战舰的量子雷达在双重干扰下彻底瘫痪,屏幕上满是与周围风暴杂波无异的噪点。
“干扰成功,敌方进入通讯盲区。”ROB1号的电子音刚落,20艘补给舰的能源舱门在电磁乱流中缓缓开启。特制的超导导管在纳米焊枪的原子层沉积技术下,如蛇类般迅速与补给舰管道融合。
但为420艘战舰完成补给绝非易事——林轩立即指挥舰队呈螺旋阵型切入风暴眼,利用粒子流的旋转力形成天然的能量传输通道。
“量子之芯,启动‘涡流分配’!”旗舰释放出数百个微型能源传输无人机,这些搭载量子隧穿接口的装置,如同逆流而上的鱼群穿梭于战舰之间。
通过量子纠缠共振技术,补给舰的氘氚燃料以最快速率同时注入每艘战舰的储备舱,舰队的核聚变反应堆在粒子风暴的轰鸣声中依次苏醒。
随着20艘外星补给舰的能源闸门被彻底打开,林轩的420艘战舰如同久旱逢甘霖的机械巨兽。特制的超导导管中,氘氚燃料在量子态压缩技术的加持下,以近乎完美的效率注入每艘战舰的核聚变反应堆。
原本因能源危机暂时使用低效甲烷动力引擎而发出的断续嗡鸣,瞬间化作震耳欲聋的澎湃轰鸣。
当最后一艘战舰的能源指示灯亮起满格绿光,林轩的机械手指在全息操作面板上轻快敲击,电子音带着藏不住的嘚瑟:“瞧瞧!这核聚变反应堆一重启,咱这舰队立马支棱起来了!那些外星哥们儿还搁这儿当‘慈善家’呢,也不打听打听,这片星域谁才是‘薅羊毛’的祖宗!”
说罢,他转动着机械座椅,目光扫过重新焕发活力的舰队阵列,嘴角的机械部件扯出一抹嚣张的弧度。
15.3 回马枪与围剿
当最后一艘战舰完成能源补给,林轩的舰队如幽灵般从电磁风暴中抽身而出。粒子流在舰体表面划出幽蓝的电弧,仿佛在为这场完美的劫掠送行。
林轩转动着机械座椅,电子音带着几分玩味:“量子之芯,给咱们的‘老朋友’准备份临别礼物。”
“武器系统已就绪,是否启动饱和攻击?”量子之芯的声音依旧冰冷。
“必须的!来个‘回马枪’!”林轩大手一挥,旗舰的武器舱轰然开启。
林轩舰队发射的300枚太空导弹,采用磁约束等离子推进系统,将固态氢电离加速喷射,比冲较传统燃料提升近十倍,最高时速达光速0.3%。其复合制导系统融合量子惯性导航与引力波定位,即使在强电磁干扰下也能精准锁定目标。
战斗部装载特制的“三相高爆聚能穿甲弹头”,外壳采用梯度复合装甲,内部填充经过纳米级晶体化处理的高爆炸药。
当导弹接近目标时,引信触发产生多层锥形金属射流,利用聚能效应将能量集中于一点,配合高速冲击动能,可穿透15米厚的复合装甲。
此外,量子迷彩干扰模块通过量子隧穿效应随机变换雷达信号特征,让敌方拦截成功率不足15%。
ROB1号的机械臂飞速操作着控制台,电子音难得带上了一丝波动:“太空导弹已突破敌方警戒线!预计30秒后命中目标!”
太空中,外星舰队的菱形阵型在突如其来的攻击下瞬间瓦解。那些原本负责护卫的菱形战舰慌乱地启动加强型护甲能量膜,却在饱和攻击的狂潮下显得不堪一击。
一枚太空导弹精准命中补给舰的能源核心,剧烈的爆炸如同绽放的宇宙之花,将周围的空间染成刺眼的白光。
“指挥官,能源补给舰队被摧毁了!”ROB1号的机械声音中带着难以掩饰的兴奋,机械眼闪烁着数据流的光芒,“外星舰队的阵型大乱,有半数战舰失去能源供应!”
林轩看着全息投影中像无头苍蝇般乱撞的敌舰,机械眼迸发出欢快的数据流,电子语音带着十足的嘚瑟劲儿:“嚯!这波直接给他们整成‘包饺子’模式!咱今儿就教教这些外星老铁,宇宙里送上门的‘外卖’,那是要连锅端的!”
随着指令下达,420艘战舰的核聚变引擎同时轰鸣,幽蓝的尾焰划破黑暗,朝着溃不成军的外星舰队疾驰而去。一场真正的星际围剿,就此拉开帷幕。
“好!趁他们乱的时候,咱们再给他们点厉害瞧瞧!”林轩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兴奋,电子语音都变得更加激昂,“全体战舰,按照预定战术,准备最后的反击!”
但外星文明毕竟是科技实力高于林轩百年左右的文明,拥有强大的军事科技实力和应变能力。他们迅速调整策略,启用备用能源和防御系统。
备用能源采用小型核聚变技术,能在主能源受损时迅速启动,为战舰提供持续动力。初级能量护甲也进行了最大化加强,采用多层复合结构,外层是能量膜吸收层,能吸收大部分攻击能量;中层是能量折射层,将剩余能量折射出去;内层是能量稳定层,确保护甲的稳定性。这些远高于林轩的先进技术使得外星舰队能在短时间内稳住阵脚,继续与林轩舰队展开激烈对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