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地球的末日残迹
自落成启用至今,木卫二基地已跨越150余个地球年的漫长岁月,在冰冷的木星卫星表面,这座承载着林轩星际开拓梦想的基地,以其坚韧不拔的姿态,见证着科技文明在宇宙深空的生根与延续。
它如同镶嵌在木卫二冰层下的璀璨明珠,历经时光雕琢,持续散发着最后的地球人类探索未知的耀眼光芒。
指挥中心宛如一座钢铁铸造的坟茔,应急灯在锈蚀的穹顶下投下暗红的光晕,老旧的通风管道发出哮喘般的呜咽。
墙面的防辐射涂层剥落如枯叶,露出斑驳的金属骨架,与操作台不断闪烁的刺目红光交织成诡异的光网。
自从打造好第一批战舰,林轩便迫不及待地派出一艘配备最先进巡航和侦察设备的侦察舰,怀着忐忑与期待,前往地球及太阳附近一探究竟。
实验室里,林轩的量子态意识流正与量子之芯进行着每秒亿次的思维碰撞,试图从海量的数据中找到一丝科研突破的曙光。
突然,通讯器发出尖锐的蜂鸣,如同一把利刃划破死寂的空气。“嚯!这警报声跟催命符似的!”林轩机械颈发出液压管泄压的嗤响,金属身躯瞬间弹起,椅子在地面划出刺耳的火花,“量子之芯,快给咱唠唠,侦察舰这是逮着啥宝贝了?”
量子之芯的蓝光在操作台下方幽幽亮起:“侦察舰采用10万千瓦级微型可控核聚变反应堆,能量转换效率30%,可持续运行1000小时。推进系统配备磁流体喷嘴,在满功率状态下可产生10万牛推力,最高航速达光速的1%。舰体表面覆盖的星际氢捕获装置,通过洛伦兹力场收集氢原子,理论上可实现无限续航。”
“武器系统呢?别关键时刻掉链子啊!”林轩机械臂甩出残影,在触控板上快速调出武器参数界面。
“500千瓦粒子束发射器可将氦核加速至0.9倍光速,电磁脉冲炮能产生10万伏特/米的瞬态电场,轨道动能炮配备钨合金弹丸,初速达10千米/秒。”
.
当侦察舰深入太阳系,戴森结构体周边的空间突然泛起诡异的电磁涟漪。“我去!这太阳跟吃错药似的!”林轩机械眼骤然亮起,量子态意识流中瞬间生成数十个应对方案,“切换初级中微子通信!启动法拉第笼!把那什么……量子退相干设备也给我打开!”
侦察舰在剧烈的电磁干扰中艰难前行,其搭载初级中微子探测器突然捕捉到异常波动。“检测到非自然引力震荡,频率1.2Hz,符合戴森球能量传输特征。”量子之芯的警报声与仪器的蜂鸣声交织,“建议启动伽马射线光谱仪进行成分分析。”
在等待地球画面传输的35分钟里,林轩的量子态意识流不受控地涌现出无数记忆碎片。胡同里卖冰糖葫芦的叫卖声、磨菜刀的吆喝声……这些画面如同全息投影般在他意识深处循环播放。
当屏幕终于亮起时,他机械足重重碾过地面,金属摩擦声与倒抽冷气的电子音效同时响起。
“这……这是北京?”林轩的机械手指颤抖着指向屏幕,长安街变成了布满裂痕的熔岩石道,鸟巢体育馆扭曲成焦黑的金属骨架,“量子之芯,这哪是戴森球,分明是个宇宙级粉碎机!”
他的量子态意识流中,童年在四合院追逐萤火虫的场景与眼前的荒芜废墟不断重叠,愤怒的数据流如火山喷发般在意识深处翻涌。
侦察舰继续靠近太阳,戴森结构体的全貌在引力透镜的作用下逐渐清晰。这个由无数六边形能量板拼接而成的巨型结构,表面流转着蓝紫色的能量纹路,直径超过2亿公里的环带上,数以万计的管状收集器如同贪婪的巨蟒,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量子态能量束。
“好家伙,这哪是收集能量,分明是给太阳插满了充电宝!”林轩机械眼的量子纠缠阵列疯狂运转,“他们用的是什么鬼技术?爱因斯坦老爷子看了都得从棺材里蹦出来!”
量子之芯的蓝光突然暴涨:“检测到太阳核心的质子-质子链反应速率下降17%,日冕物质抛射频率增加300%。根据模型推演,若持续恶化,太阳将在200年内进入红巨星膨胀阶段。”
林轩机械臂猛地砸向操作台,震落的金属碎屑在红光中纷飞:“200年?地球都凉透了!量子之芯,给我把所有关于戴森球的理论模型都翻出来!”
他的量子态意识流中,恐惧与愤怒激烈碰撞,最终凝聚成坚定的复仇意志。那些对自身实力的怀疑、对前路的迷茫,在地球残骸的画面冲击下,都化作了燃烧的斗志。
“建议启动量子态意识同步协议。”量子之芯的蓝光突然缠绕上林轩的机械身躯,“将您的思维模式与我的运算核心深度融合,预计可提升问题解决效率400%。”
随着数据流的交融,林轩第一次“看见”了量子之芯的底层架构——那是由无数量子纠缠节点构成的思维星云。
“行啊老伙计,深藏不露啊!”他的意识流中闪过兴奋的代码,“把量子纠缠理论模型和戴森球能量传输方程给我叠个buff,咱这次非得整出点花活!”
在压抑的红色光影中,林轩的机械身影与体内量子之芯的蓝光交织成跳动的战斗韵律。复仇的火焰在他的量子态意识流中越烧越旺,而戴森结构体那庞大的阴影,正成为他突破科技瓶颈的终极动力。
喜欢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太空流浪从手搓飞船开始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