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雷神洞底?父子同心
顾清尘踏剑掠过镜湖村上空时,湖面上的三灵舟正载着最后一批村民驶向雷神洞。雷稻穗的银蓝光芒在夜色中摇曳,像极了白璃尾羽上的金纹。他心口发紧,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剑柄上的“忘生”二字——那是狐后以本命精血刻下的护道纹,此刻正与他眉心的玉符产生高频共振。
“清尘!”顾长风的声音从雷神洞深处传来,夹杂着镇界鼎的轰鸣。老人站在鼎前,银发被鼎内的乾阳火种映成金红,道袍上的北斗纹与顾清尘腰间的镇界剑遥相呼应,“李明远真人传来急讯,武当山金殿的玄武阵眼只剩三成灵脉!”
顾清尘伸手按在鼎身,五行镜的双生核与鼎内火种瞬间共鸣,紫府内的地球虚影突然清晰——武当山金顶的晨光被灰雾染成铅色,李明远真人正带着仅剩的十三名天师以血祭阵,檐角铜铃凝固如铁,唯有中央的玄武壁画眼睛处,还跳动着微弱的金光。
“爹,启动雷池。”顾清尘抽出镇界剑,剑穗青鸾虚影与鼎身尾羽纹融合,“我需要同时感应七大法器的位置。”
顾长风点头,掌心按在雷池边缘的北斗凹槽,池水突然沸腾,显化出七大法器的光影:武当剑悬浮在武当山巅,剑鞘上的尾羽纹与顾清尘的剑穗同步震颤;五行镜倒扣在幻月潭心,镜面倒映着青丘狐族以尾羽为引的护阵;昆仑山的镇山印正在玉虚宫前旋转,云雷纹与阿蘅脚踝的胎记共鸣……
“顾首座!”赵小乙的声音从洞外传来,少年抱着药篓踉跄闯入,篓里的双界莲突然绽放出九尾形状的花朵,“龙虎山的三十六代天师传来消息,鄱阳湖灵脉节点遭血河教围攻,他们……他们用了玄霄道纹的尸傀!”
顾清尘的神识扫过鄱阳湖,只见水面上漂浮着数百具嵌着道纹的尸傀,每个尸傀心口都嵌着半片玉符残片,正是三日前在幽冥渊底见过的“血河锁魂阵”标记。他忽然想起《界墟志》中记载的“北斗封天阵需七大法器同频共振,缺一不可”,指尖在雷池水面划出北斗轨迹,沉声下令:“小乙,带阿蘅去镜湖底唤醒分水剑,用守界人的血引动镜湖灵鱼共鸣。”
## 二、武当金顶?玄武泣血
武当山金殿的石阶上,李明远真人正用天师印划开自己的手腕,鲜血滴在“天枢位”的阵盘上,却见阵盘上的北斗纹刚亮起又迅速黯淡。年逾八旬的老真人咳血不止,道袍上的北斗纹已斑驳如旧,身边十三名天师皆跪坐在地,每人手背上都刻着临时护道纹。
“真人!”顾清尘的声音从头顶传来,镇界剑裹挟着青鸾虚影斩落,剑气所过之处,灰雾竟如活物般退散。他看见李明远真人袖口露出的半幅《天师秘录》,正是记载地球灵脉十二节点的“地脉图”,如今图上多数节点已被墨色浸染,唯有武当山、昆仑山、地肺山三处还泛着微光。
“清尘……”李明远抬头,浑浊的眼中泛起微光,“龙虎山的天师们在鄱阳湖撑不了多久,那些尸傀的核心是……是1987年科考队的队员!”
顾清尘的指尖在剑柄上骤然收紧——1987年,正是父亲顾长风在葬龙渊失踪的年份。他望向金殿内的玄武壁画,只见玄龟蛇影的眼睛突然睁开,发出无声的嘶吼,壁画上的乾阳灵脉竟顺着他的镇界剑涌入体内。
“真人,劳烦你率天师们守住‘摇光位’。”顾清尘将五行镜按在金殿中央的玄武鼎上,镜心双生核与鼎内火种共鸣,“我需要三分钟,引动玄武殿的镇殿符阵。”
李明远点头,突然从怀中掏出半枚玉符残片,与顾清尘眉心的玉符产生共鸣:“这是李忘生前辈当年留下的,他说……说当北斗七星与南斗六星重合时,便是两界门开的契机。”
顾清尘的目光落在残片上,只见上面刻着“庚申年七月廿三”的字样——那是他穿越到太虚的日子。他忽然想起在三尸洞看见的壁画,初代符师与狐后正是在这样的星象下共铸镇界剑,剑鞘上的尾羽纹,正是狐后以九尾精血所化。
## 三、幻月潭心?九尾护阵
太虚青丘的幻月潭,白璃单膝跪在潭心冰晶上,五条尾羽已完全透明,尾椎处的锁魂印裂痕几乎蔓延至腰间。她的指尖在冰晶上疯狂绘制符阵,每道狐火都比平日黯淡三分,却仍在勉力支撑着半球形的结界。
“白璃姐姐!”阿蘅的声音从界缝传来,少女抱着药篓闯入,脚踝的胎记与冰晶共鸣,“顾公子在雷神洞启动了雷神鼎,我们需要你的幻月镜与五行镜共振!”
白璃勉强抬头,看见阿蘅手腕上缠着的镜湖灵鱼鳞片正在发光——那是顾清尘临走前塞给她的护符。她忽然想起三日前在幽冥渊底,顾清尘为了救她,曾用自己的金血染红了镇界剑的剑穗,剑穗上的青鸾虚影,竟与她的九尾狐火形成了完美的共振。
“阿蘅,把你的银血滴在冰晶的‘天璇位’。”白璃的声音沙哑,尾羽扫过冰晶,溅起细碎的狐火,“告诉顾清尘,幻月潭的灵泉还能撑半个时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