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丘别绪?归心似箭
幻月潭的晨雾还未散尽,顾清尘站在潭畔,望着水面倒映的青丘主峰,手中握着从五行镜中获得的《太虚符经?炼器篇》残页。晨风拂过,衣摆上的金霞灵气与潭水的狐火微光交相辉映,他的眉心玉符印记轻轻颤动,仿佛在呼应远处青霞观的方向。
“清尘,” 白璃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尾椎处的锁魂印已恢复八成,九条尾羽在晨雾中若隐若现,“青丘的长老们已同意开放界桥,你们随时可以返回青霞观。” 她的目光落在顾清尘手中的残页上,眼中闪过一丝忧虑,“玄霄道统在幽冥渊的动作越来越频繁,血河教的战船已集结在‘贪狼渊’,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顾清尘转身,看见白璃耳尖的绒毛上凝结着灵泉露珠,倒映着两界的星空:“白璃,谢谢你和青丘的帮助。幻月镜的镜魂与镇界剑的共鸣,让我们离七器归位又近了一步。”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阿蘅,少女正蹲在潭边,用守界人血温养新育的雷稻,“阿蘅的胎记与五行镜的‘土行’灵脉越来越契合,或许在青霞观的炼器密室,我们能找到凝聚符阵的关键。”
赵小乙抱着药篓跑过来,篓里的雷稻穗和太极草在晨露中轻轻摇曳,叶片上的银蓝穗芒比以往更亮:“顾师兄,我在幻月潭边发现了这种‘双界莲’的幼苗!” 他小心翼翼地捧出一株半青半紫的莲花,花瓣中心显化出两界修士共舞的虚影,“《神农尝草经》说,它能增强符篆与灵脉的共鸣!”
李长卿踏剑而来,青鸾剑穗在腰间发出清鸣,剑穗上的器灵小清显化出半透明虚影:“顾师弟,青霞观的徐元朗长老传来消息,炼器密室的‘庚辛炉’已准备就绪,就等你带着五行镜残片回去。” 他的目光落在顾清尘手中的《太虚符经》上,“听说那残页记载着初代符师与狐后共炼‘双界融符阵’的秘诀?”
顾清尘点头,将残页收入怀中:“不错。上面提到,需以守界人血为引,结合两界灵气,在炼器密室的‘五行灵火’中炼制符阵雏形。或许,我们能借此阵连通七大法器的灵脉。” 他望向阿蘅,少女正将最后一滴银血滴在雷稻根部,胎记与稻穗的北斗纹交相辉映,“阿蘅,准备一下,我们即日返回青霞观。”
阿蘅站起身,脚踝的胎记在晨光中闪烁:“顾公子,我感觉到镜湖底的分水剑在呼唤,好像在等待某种共鸣。” 她轻轻抚摸着腰间的守界人玉佩,“或许,在炼制符阵时,能同时唤醒分水剑的器魂?”
白璃走上前,将一枚狐火信笺塞给阿蘅:“这是青丘狐族的‘尾羽传讯符’,若遇危险,捏碎它我便会赶来。” 她的目光落在顾清尘眉心,“清尘,炼器密室的‘庚辛炉’乃初代符师所铸,需用《青霞引气诀》与地球的《太极十三式》同时催动,切勿急躁。”
顾清尘郑重地点头,转身望向幻月潭,水面突然浮现出初代狐后的虚影,向他轻轻颔首。他知道,这是青丘狐族对他们的期许,也是两界共生的信念在传递。当青鸾剑穗化作光翼载着众人飞向青霞观时,幻月潭的灵泉突然沸腾,形成一道光桥,照亮了他们前行的路。
二、青霞秘径?密室初现
青霞观的后山在正午的阳光下显得格外宁静,顾清尘一行人穿过 “三清殿” 后的幽径,脚下的青金石砖突然发出清鸣,显化出北斗星图。徐元朗长老早已在此等候,鹤发在阳光下泛着银辉,手中托着一枚刻着云雷纹的青铜钥匙。
“顾首座,” 徐元朗的声音带着几分疲惫,却难掩眼中的期待,“炼器密室已三十年未开,当年李忘生前辈便是在此炼就‘青鸾剑穗’。” 他将钥匙递给顾清尘,钥匙表面的云雷纹与顾清尘眉心的玉符印记产生共振,“此钥匙需以双界道心催动,方能打开‘庚辛炉’的封印。”
穿过九曲回廊,一座古朴的石室映入眼帘。石门上刻满了初代符师的炼器箴言,每道纹路都流动着金霞灵气。顾清尘将钥匙按在石门中央,玉符印记与钥匙的云雷纹瞬间融合,石门轰然开启,一股混合着松烟墨与灵火的气息扑面而来。
密室中央,一座高三丈的青铜丹炉悬浮空中,炉身刻着《周易》六十四卦,正是传说中的 “庚辛炉”。炉顶的北斗漏正缓缓滴落金霞灵气,每一滴都在地面显化出微型符阵。在丹炉左侧,一位身着灰袍的老者正专注地擦拭着墙上的符纹,听见动静,转身拱手行礼。
“顾首座,” 老者声音沙哑却不失威严,“老朽王枢,乃青霞观炼器房执事,三十年前曾随李忘生前辈在此闭关。” 他的目光落在顾清尘腰间的镇界剑上,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没想到,镇界剑竟能与青鸾剑穗共鸣至此,当真是双界道心所归。”
赵小乙好奇地打量着密室,忽然指着丹炉下方的五座灵火台:“王长老,这些灵火是不是《太虚符经》里记载的‘五行灵火’?” 他的药篓里,双界莲的幼苗突然发出微光,与灵火台的火光遥相呼应。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