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青云阶前:战鼓初鸣
青霞观的寅时三刻,登云崖被薄雾裹成一枚青玉簪,千阶青云阶如仙人泼墨,自崖顶垂落人间。顾清尘站在阶底,指尖划过第一级石阶,浅刻的《青霞引气诀》箴言突然泛起微光,与他眉心的玉符印记遥相呼应——那是登云崖特有的“灵气认主”,唯有心怀纯善的修士才能触发。
“顾师兄,你的护心符真的能抵御重力陷阱吗?”赵小乙攥紧腰间的药囊,里面装着顾清尘连夜赶制的七枚“两界护心符”,符纸边缘还带着金霞灵泉的温润,“昨夜在洗髓池,我看见你为张虎疗伤时,符纸都泛着彩虹光。”
顾清尘转身,看见少年眼底的血丝——自地灵穴归来,赵小乙便跟着他熬夜研习《神农尝草经》,小臂的守界人残痕已淡成银线:“记得在三清宫破阵时教你的‘七星卸力’吗?护心符只是辅助,关键是让灵气顺着石阶的云雷纹流转。”他忽然望向左侧雾影,那里有个身影袖口闪过蛇鳞纹,正是陈岩的余党刘豹。
晨钟响过三声,执法长老徐元朗踏剑而来。老者鹤发童颜,袖口金纹随呼吸明灭,正是《青霞符经》中记载的“符气流转”之相。他手中令旗一挥,登云崖的云雾应声而散,千阶石阶全貌显露,每级石阶的箴言都在晨光中流淌金液般的光芒。
“外门大比,意在考验道心与术法。”徐元朗的声音如洪钟,震得云阶轻颤,“登云千阶,每百阶设一重天险,可互助不可互害。若见同门遇险而不救,即使登顶,亦算败北。”
顾清尘注意到,徐元朗的目光在他眉心的玉符印记上多停留了一瞬,那是自李忘生前辈后,青霞观百年未见的“巡界使印记”。他忽然想起在三清宫缴获的竹简,上面记载着登云崖的古老传说:“登云者,需携三心——对天地的敬畏心,对同门的护持心,对道统的赤子心。”
“顾首座,你看!”赵小乙忽然指向崖顶,战旗“青霄令”正在晨风中舒展,旗面由青霞观灵田的“云纹竹”织成,隐现北斗与太极交织的暗纹,“去年大比,陈岩就是靠这面令旗进入内门,如今……”
少年的声音突然低下去,顾清尘知道他想起了幽冥渊的苦战。轻轻拍了拍赵小乙的肩膀,他望向云阶深处,那里的雾气正被初阳染成金红,像极了地球武当山的朝霞:“今年的青霄令,不该属于不择手段的人。”
雾中忽然传来衣袂摩擦声,刘豹带着两名灰袍人混入外门弟子群,袖口蛇鳞纹在箴言光芒下若隐若现。顾清尘神识微动,发现他们腰间藏着染血的玉简——正是三清宫余党惯用的“血河玉简”,能吸收登云阶的灵气为邪力。
“各峰弟子,准备登阶!”徐元朗的令旗劈下,云阶顶端的战鼓轰然作响。顾清尘深吸口气,玉符印记化作北斗星芒,照亮脚下石阶的“天枢位”——那里的云雷纹,竟与地球雷神洞的金纹残碑一模一样。
赵小乙忽然拽了拽他的衣袖,递来半块烤鹿肉:“爹爹说,登云前要吃点暖身的。”鹿肉香气混着太虚灵草的清冽,顾清尘忽然想起猎户村的篝火,王樵用两界草药腌制的肉干,正是这种味道。
第一级石阶在脚下轻颤,顾清尘踏出第一步,箴言光芒顺着经脉涌入丹田,竟与《太虚筑基诀》的运转轨迹完全吻合。他忽然明白,登云崖的每级石阶,都是初代符师按照两界灵脉所刻,所谓登云,其实是让修士的灵气与两界共鸣。
“顾首座,等等我们!”镜湖村的张虎带着十名弟子跑来,每人臂间都缠着顾清尘送的护心符,“我们跟着你走!”
顾清尘点头,目光扫过众人臂间的守界人残痕:“记住,石阶的‘天枢’‘天璇’位是灵气枢纽,若遇重力陷阱,就将护心符按在星位上。”他忽然看见刘豹等人已踏上第三十阶,蛇鳞纹玉简正在吸收石阶灵气,“张虎,你带三人盯着左路,莫让邪修篡改符纹。”
战鼓再次响起,顾清尘望着云阶深处,那里的雾气正幻化成各种险象:巨石、锁链、地火……但他知道,真正的考验不在眼前,而在心中——能否在登云的路上,始终记得洗髓池的灵泉、三清宫的道纹、地灵穴的祭坛,以及每个因两界失衡而受伤的灵魂。
当第二声战鼓落下,顾清尘与赵小乙并肩踏上第十阶,玉符印记与守界人残痕同时发亮,在石阶上投出重叠的星图。这是两界修士第一次以这样的姿态登云,不是孤胆英雄的独闯,而是星火般的族群,向着共同的道心,迈出坚定的一步。
青云阶前的战鼓,敲响的不仅是外门大比的号角,更是两界共生的序章。顾清尘知道,每一级石阶的箴言,都是初代符师留下的叮嘱;每一次灵气的共鸣,都是两界对他的考验。而他掌心的符篆,臂间的温度,以及身后同伴的脚步,终将在登云路上,踏出一条前所未有的道——一条让地球武当的钟声与太虚青丘的狐火,共同回响的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