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刘表两个人心中都在打着九九,都希望张绣能够起兵。若是让张绣打头阵,那么自己的军队必然要顶在最前方,让他们有可乘之机。这也是为什么刘表、刘备两个人都极力推荐张绣做前锋的原因。
张绣听罢,微微一笑,缓缓说道:“伯父和刘豫州,都想让我做前锋。可一旦上了战场,就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一旦上了战场,很可能就再也没有回来的可能。”
“尤其是面对孙策这样的强者,正所谓一击必杀,二击必失,三击必失。孙策如今正是风头最劲的时候,你让我来拦他,岂不是要让我一个人承受全部的伤害?”
“大家跟在我们身后,不要有任何危险。如果没有利益,我怎么会同意?”
张绣继续说道:“我这次来,是为了帮助姑爷,但是也不能让这些将士们去送死啊。”
他也明白,此次打头阵,刘备、刘表必是另有打算。这分明就是一个陷阱。
刘备没有回答,他明白,张绣要的是刘表,而不是自己。刘表沉吟了一下,说道:“江平,你是不是觉得我们太生疏了?当初你和曹操大战,也是我给你送来的粮食。”
张绣微笑道:“伯父,此事不可混淆。”
刘表一咬牙,说道:"若你能击败孙策,庐江郡之地,我可代你划出一半来。"
“不必了。”
张绣一口回绝,直接刘表问:“那么,您的意思是?”
张绣望向顾雍,说道:“伯父,顾雍先借我两日,待孙策平息之后,自当归还。
“不行!”
刘表毫不犹豫地否决了这个提议。顾雍作为他手中最大的智囊,对于如何处理张绣,他自然是一清二楚。如果顾雍将消息泄露给张绣,自己将会有很大的风险。刘表可不想冒这个险。
张绣问道:“大伯,你确定要这样做?”
刘表断然道:“这是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你可以提出其他的要求。但是顾先生的事,我是万万不能答应的。”
张绣叹息一声:“这样,你就多拿出3000斤的食物来。为了打仗,我的战士必须有足够的食物和饮料。有了这3000石的粮草,我的军队也能振奋一些。”
“行!”
刘表一口答应下来,“我这就给你准备。还不快派人去讨伐孙策?”
“妥了!”
张绣满口答应。他心中已经有了计划,没有丝毫的迟疑。刘表在旁边催道:“事不宜迟,江平,抓紧时间。”
张绣回了一句:“只要粮草运来,我便会立即发兵,只等粮草运到,便可发兵。叔叔,我先走了,我要回去集合大军了。”
说罢,他便起身离去。等到张绣带着王越离开,诸葛亮才微微皱眉道:“刘荆州,你上了张绣的当,这一次,你是不是也中了他的诡计?他一开始说要和顾老爷子谈恋爱,结果被你拒绝了,后来又提出了别的要求,你才同意。这次多送了三千石食物,张绣在这短短的一段日子里,可是赚大发了。”
刘表面色一变,却故作胸有成竹地摆摆手道:“无妨,若是能请动他,区区三千石粮草,又有何难?”
顿了顿,他继续道:“以我之见,以张绣为代价,用这三千石的粮草,对付孙策,实在是太值了。我很期待最后的结局。
诸葛亮听到这里,有些担忧,认为张绣实在是个聪明人。
刘表、刘备都让张绣打前锋,那就再清楚不过了。在这样的局势之下,张绣绝对不可能坐以待毙,必然会出手。但诸葛亮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只好静观其变。
刘表当即让人将文书取了过来,让他将粮草三千石送给张绣。3000石是一个不小的数目,但是张绣麾下可是有着接近3万人的军队,这就有些捉襟见肘了。再加上那么多的马匹,每日所需的粮草也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张绣把食物拿过来后,对着温京露出一丝笑容:“文大将军,你精通军事,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跟着刘表,实在是屈才了。”
文聘淡淡道:“此乃吾之所愿,何需太傅挂心。”
然后,他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张绣看着他离去的背影,蒯家此前也曾劝说文聘加入他的阵营,却被文聘一口回绝。文聘虽然在刘表的才能上并不出众,但他仍然决定向蔡瑁投诚。
“出发!”
张绣下达了命令。他的队伍已经整装待发,出发了。军队开拔,时值九月,气候清凉,一路走来,不冷不热,很是舒适。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后面的探子回报,刘表、刘备两路大军尚未出发,仍滞留在庐江、皖县一带。
张绣闻言,脸上露出一丝嘲讽的笑容。很明显,刘表与刘备都希望他能够与孙策进行一场较量。只是张绣怎么可能给他们这个机会。他的军队继续往东方进发,沿途并没有受到任何阻拦,因为这里是一片开阔的平原地带,到处都是纵横交错的溪流。在这种地方,他们根本没有办法将自己的实力完全发挥出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