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绣恨恨的说了一句,但贾诩和夏侯兰都只是淡淡一笑。
任谁不知道,张绣对于典韦和胡车儿的喜爱。
虽然对其他人也不差,但换做是谁。
对于这种既忠诚,又不爱动脑的猛将能不偏爱。
贾诩也是在一旁,适时的轻笑道:
“英雄多出屠狗辈,典将军此举也算是好事。”
“即使清剿周边的匪患,但也难以根除,倒不如这样。”
“将他们都化作己用,来的更彻底一些。”
张绣无奈的点了点头:“唉,总归是好事。”
“由他去吧,我先回府了。”
“你们也早些回去吧。”
说罢张绣就不再多问,直接离开府衙的大门。
门外等候的亲卫,已经为自己牵来了马匹。
但却被张绣摇了摇头,直接拒绝了。
看着街道上被清理出来的道路,以及两旁和屋顶上,
银白色的披挂,顿时来了兴致。
“不骑马,今日回去的早些,在外面走一走。”
亲卫应喝了一声,便带着人牵着马匹。
跟在张绣的身后,向街道上走去。
但凡是长安城中的百姓,就没有不认识张绣的。
见到张绣出现,都是驻足打着招呼。
对于这位没有什么架子的大人,百姓们也是打心眼里爱戴。
至少在张绣的治下,粮价逐渐恢复了正常。
赋税也不像以前,那般苛刻。
百姓辛苦劳作一年,都不知够不够缴纳赋税的。
刚走过一处酒楼外,就听到了里面发出满堂的喝彩声。
顿时吸引了张绣的注意,微微蹙了蹙眉。
忍不住心中的好奇,却是直接走了进去。
门外有店小二,见到张绣亲自前来。
连忙热情的上前招呼,张绣也是摆了摆手。
示意对方莫要声张,巡视了一圈,
突然眼神一亮,发现诸葛亮正坐在一个靠窗的位置上。
时而眉头紧锁,时而舒展一笑。
而诸葛亮的身后,正跟着四个壮汉。
都是自己派去,监管学院的士卒........
大步走了过去,直接坐到了诸葛亮的对面。
没有理会诸葛亮的目光,反而看向诸葛亮手中的清茶。
眉头微皱,随即转头看向店小二说道:
“上壶好酒。”
“得了侯爷,我这就去把我们掌柜的宝贝偷出来,您稍等。”
店小二弯着腰,低声的说着俏皮话。
张绣微微一笑,也没有过多在意。
这种营销手段,还真是古今传承啊。
这才转头看向诸葛亮,轻声开口问道:
“今日怎么有兴趣,在城中闲逛?”
诸葛亮不禁摇了摇头,苦笑的指了指身后的几名壮汉。
“怕我跑了?”
诸葛亮只是想缓解一下气氛,没想到张绣居然真的认真的点了点头。
脸上的苦意更甚,轻声开口道:
“左右无事,算是静极思动吧。”
听到这话,张绣不由得心头一紧。
挑了挑眉毛,轻笑道:
“哦?好事。”
“嗯。”
诸葛亮点头应了一声,便再没了下文。
等到小二为自己上了一壶酒,张绣便先给自己满了一杯。
想了想,又给诸葛亮也倒了一杯。
但两人谁都没有动酒杯,反而是转头看向酒楼的深处。
大堂之内,座位虽是分布的整齐。
但随着刚才众人的喝彩,酒楼里的食客都纷纷起身鼓掌。
倒是遮挡住了张绣的视线,店小二也是个机灵的人。
连忙上前不停的赔笑,劝导着众人重新落座。
等到众人落座之后,张绣才看清。
酒楼的深处,已经搭建了一个高台。
台上一名年纪沧桑的老者,正脸含笑意轻慢的饮了一口茶。
身前摆着一张披着红绸缎的木桌,桌案上还放着一块醒木。
张绣不禁来了兴致,好家伙。
没想到在这个时代,还能听到这个?
“啪!”
醒木重重的拍在了桌案上,老者的声音却是清脆洪亮。
“话说那张绣一人一马,孤军杀入匈奴大阵中。”
“只见敌阵之中,闪出一个身高三丈的巨汉。”
“那正是左贤王刘豹麾下,最凶猛的战将,冰天雪地之中。”
“赤裸着上身,却是浑然不惧,手中一柄狼牙棒。”
“重达三百余斤,说时迟那时快.........”
“...............”
张绣不禁张大了嘴巴,三丈的身高?
有没有那么夸张,而且居然是在说自己?
脸上露出匪夷所思的表情,没想到在百姓之中。
已经传得这么邪乎了?
对面的诸葛亮,见到张绣的表情不禁一阵轻笑。
显得极为开心一样,忍不住开口说道:
“侯爷,百姓就爱听这个。”
“额...........”
张绣尴尬的点了点头:“不过,也太离谱了些。”
“离谱归离谱,但总归是百姓爱听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