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CT室泛着幽蓝的光,我盯着屏幕上密密麻麻的结节影像,喉结不自觉地滚动了一下。中央空调的冷风扫过后颈,病例本上"杨建国"三个字被台灯照得惨白。这位退休十年的胸外科老前辈,此刻的肺叶上缀满了死神撒下的星子。
"小陈啊,帮我看看这保温杯还能用不?"老杨沙哑的嗓音从观察窗传来,他正斜倚在PET-CT扫描床上,布满老年斑的手攥着个掉漆的军绿色搪瓷杯。金属探测仪突然尖啸起来——杯底嵌着枚弹片,那是他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时的纪念。
我按下对讲键:"杨主任,咱们先做检查。"玻璃窗外的走廊忽然暗了半截,护士推着转运床匆匆掠过,床栏上晃荡的输液袋在墙上投下扭曲的影子。老杨忽然剧烈咳嗽起来,扫描仪显示右肺下叶的结节正在贪婪吞噬着放射性示踪剂。
三天后的多学科会诊吵得像菜市场。肿瘤科主任老周把病理报告拍得啪啪响:"升结肠原发灶,双肺、腹膜后、肝脏全端了窝,这要是放在别人身上..."他余光扫过列席的老杨,硬生生把后半句咽了回去。消化内科的副主任突然起身关窗,六月的暴雨把玉兰花砸在玻璃上,啪嗒作响。
老杨自己倒是淡定,转着听诊器耳件玩:"当年我给战士取弹片,战地医院连麻药都没有。现在能用上靶向药,够本了。"他枯瘦的手指划过自己CT片上蛛网般的转移灶,像是在看别人的片子。
谁也没注意角落里的29床。那个叫林骁的甲状腺癌患者总是蜷在床帘后面,苍白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快速滑动。他拒绝做碘131治疗,说闻不得消毒水味道,查房时我瞥见过他锁骨下的疤痕,像条扭曲的蜈蚣。
变故发生在中元节前夜。监控仪尖锐的警报撕破病房寂静时,我正给老杨调止痛泵。林骁床头的帘子突然剧烈晃动,值班护士冲进来时,他的指甲已经抠进了心电监护电极片里。凌晨三点的抢救室飘着纸钱烧焦的味道——不知哪个家属在楼梯间祭奠忘了收。
"多器官衰竭。"晨会上急诊科大夫揉着太阳穴,"但术前检查所有指标都正常。"老周突然打翻了枸杞茶,褐色的水渍在病历上晕开,恰好盖住林骁的入院日期:7月15日。
老杨的病情就是那天开始转机的。靶向药像被施了魔法,肺上的结节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退。两个月后的PET复查,示踪剂只在腹膜后淋巴结闪着微弱的光。老周盯着屏幕直咂嘴:"老杨头,你这是把阎王爷的生死簿撕了?"
直到今年清明,岳母在饭桌上提起旧事。窗外的雨丝缠着香烛的青烟,她盛汤的手突然抖了一下:"杨主任说他清明扫墓时,看见林骁的墓碑上落着只黑蝴蝶。他说...说那晚无常勾错了魂。"
汤勺撞在碗沿上当啷一声,妻子突然干呕起来——她怀孕三个月了。岳父擦眼镜的手顿了顿:"上个月病案室归档,林骁的病理报告我多看了两眼。髓样癌合并嗜铬细胞瘤,应激状态下..."老人没再说下去,阳台上的绿萝突然无风自动,叶片在玻璃上投下摇晃的爪印。
今夜我值班,老杨的复查报告刚传过来。电脑屏幕右下角的日期显示2023年7月14日,监控里29床新来的患者正在玩手机,幽蓝的光映着他锁骨下的疤痕。走廊尽头忽然响起轮椅声,老杨哼着《血染的风采》的调子缓缓而过,军绿色搪瓷杯在他膝头泛着冷光。
喜欢民间故事录合集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民间故事录合集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