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孙友文的目光,楚仁泰然自若。
同时姜安虎心中忍不住叫好。
跟老师比什么不好,竟然跟老师比诗。
也是,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老师在江源县素来有小诗仙的名号,无论是江源四句还是后来那首嘲讽诗都是难得一见的佳作。
何况姜安虎在备战乡试之时更是背诵了许多老师临时着作的诗词,那些诗词并未被外人知道,可无论拿哪一首出来都是了不起的作品。
比诗,老师不会怕过谁。
姜安虎放松了许多,脸上挂上一抹笑容,已经等着看一场好戏。
偏偏孙友文对此一无所知,她笑着环顾一圈,问道:“不知今日打算以何为题?”
每次茶会,大家都会临时制定主题。
没有人能够提前准备。
若是有人早已写过相关类型的诗词,那只能说对方涉猎广泛才华无限,是更让人佩服的地方。
钱婉儿看了看众人,“各位都有什么提议吗?”
众人没有回答,于是钱婉儿看向楚仁,“不知道楚公子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楚仁摇了摇头,“我没有想法,不如让孙公子来定吧。”
听到这个回答,孙友文心中冷笑。
还真是不怕死啊,让我定题,那不就是等输吗?
自己能够考中举人,这些年来一直勤恳学习,可不是浪得虚名。
谁人不知孙友文在京城诗坛之内也已经是小有名气。
“楚公子这话说的就不对了,让我定题,就是欺负人了。”孙友文没有占这个便宜,“还是请钱小姐来确定吧。”
见没有人反对,钱婉儿简单想了想,“我喜欢花,不如便以花为题,各位觉得如何?”
同样没有人反对。
在明显争锋相对的话语之后,大家都意识到今日这场茶会俨然已经是孙友文跟楚仁等人的交锋。
他们已经放弃了参与其中,就等着看看双方是谁能够凭借才华取胜。
这是远比自己作诗要更有意思的事情。
“其中一方是京城新任举人,在诗坛内已有不小名气的孙公子,便是临时做题想来也能写出不错的诗句,咱们又可以开开眼了。”
有人夸了孙友文几句,言语中带着期待。
闻言孙友文面上带着得意,向对方笑着致谢。
也有人对楚仁几人更感兴趣,期待道:“这位年轻举人也不是浪得虚名啊,诗词同样是乡试当中绕不过去的一环,他如果不善写诗,也不可能考中举人。”
“那就让咱们好好看看,到底是谁能够更甚一筹吧。”
以花为题,又是临时写诗。
便是孙友文都不再张扬,他开始在自己所学之中迅速思索起来,想要寻找到一丝灵感。
多年来所读诗集,再加上自己零零散散所做的诗词,二者结合在短时间内写出短句并不是太难的事情。
不过孙友文想的是狠狠地压制楚仁二人,因此苦思冥想,争取做出惊人之作。
姜安虎同样陷入苦思。
他同样是被针对的目标之一,不可能置身事外。
不过自己作诗方面并不擅长,又是如此短的时间,姜安虎面临的困难显然要比孙友文更大。
不过他也没有悲观,因为在老师写过的很多诗词当中,依稀记得是有一些花鸟诗作的。
得益于老师当初严格的要求,姜安虎早已经将那些诗词清晰无比地记在脑海之中,只需要略作搜寻便能全部想起来。
“楚公子没有灵感?”
钱婉儿突然开口,面相一旁淡定自若的楚仁开口询问。
不同于孙友文跟姜安虎的苦思,同样要参与茶会作诗的楚仁却没有一丁点的不适,仿佛置身事外一般。
经钱婉儿提醒,其他人也注意到了这一点,纷纷好奇起来。
不思考能写得出诗吗?
显然是不行的,除非他早就写出了相关的诗句才能如此镇定自若。
具体是哪一种,如今大家都不好确定。
“若是怕了,趁早认输也没有什么,输给我这位举人又不是什么难堪的事情。”孙友文同样注意到这一点,开口嘲讽了一句。
楚仁笑道:“不急,等孙公子做出诗来,我自然也会给出一首。”
孙友文的挑衅让楚仁想笑。
难道中华上下五千年,还找不出一首花鸟名作?
别说是一首,便是十首都轻轻松松。
楚仁只是在考虑,应该拿哪一首应战罢了。
时间一点一滴地过去,男男女女们都在耐心等待着。
大家并未着急,显然知晓作诗并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
直到孙友文那边突然传来一声小声,众人立即纷纷转头看了过去。
“孙公子已经想好了?”有人猜测道。
孙友文胸有成竹道:“不错,虽然只有两句,但已经是近年来我写出来的难得佳作,只等后续补齐,便会成为京城广为人传的名作。”
“孙公子信心十足嘛,说来给大家听听。”
“是啊,我们倒是要看看孙公子的诗到底有何魅力。”有人笑着催促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