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
书铺门口,看着掌柜的招呼伙计,小心翼翼把一摞书,一堆纸墨笔砚搬上牛车,赵清虎叹了口气。
五本启蒙书,他一口气各自买了十本,笔墨纸砚也弄了十套。
就这,便花了他七十两银子,掌柜的还问他是不是要自己开私塾。
我一个古代文盲,我开什么私塾?
在县城找了家酒楼吃了饭,喂饱了牲口,赵清虎这才驾着牛车慢悠悠回村。
晃晃悠悠,等他回到绿竹村,时间刚刚好。
几个郎都回来了,他们老爹吩咐了,每天下午让他们学习一个时辰,谁敢不来啊?
顾凌轩被赶鸭子上架,手上啥都没有,怎么叫人读书识字啊?难道用树枝在地上比划?
院子里面都是夯实的地面,树枝不用力还真没办法留下痕迹。
好在,这个时候赵清虎赶着牛车回来了。
“快来,把东西先卸下来。余老头,来活了,来牵牲口。”
“爹,你买了啥啊?”赵三郎第一个凑了上来,看到牛车上一大摞书,还有那笔墨纸砚,眼珠子都瞪圆了。
“爹,这些金贵东西花了不少银钱吧?”
“七十两!”赵清虎也没藏着掖着。
这帮兔崽子,也要让他们知道,自己为了让他们读书识字,开阔眼界,可是花了大价钱的。
十套书,五个郎一人一套,大丫、二丫也大了,各自分了一套,给了一套顾凌轩这个小夫子,最后还有两套,赵清虎自己拿了一套,另外一套就放了起来。
“笔墨纸砚就先不用了,今天让凌轩带着你们读书!等明日我去找王木匠弄一些沙盘过来,你们先在沙盘上练字,等熟悉了,再开始写大字。”
顾凌轩也松了口气,好在老爷有计划,否则他还真是抓瞎。
等赵清虎拿着五本书离开的时候,茶室里面已经响起了读书声。
“人之初,性本善---”
翻开三字经看了看,赵清虎感觉这些繁体字,又陌生又熟悉。
“没想到啊,我都大学毕业了,还要回头学习这《三字经》啊!”
看了一会书,感觉眼睛有些胀痛,赵清虎便拿了三尺棉布,一盒点心,去了大伯家。
“清虎,咋来了?”
大伯娘正在院子里面收拾晾晒的野菜跟蘑菇,见赵清虎拿了东西过来,有些好奇。
“大伯娘,我找大堂嫂,有件事情想要拜托他。”
大伯娘双眼一亮,“这是咋了,你是盯上谁家姑娘了?你们家砖瓦房盖好之后,村里面几个婆子可是话里话外在打听呢。”
可不要打听,毕竟赵清虎家里面,四个郎都到了年纪,连大丫、二丫都有人盯上了。现如今,谁不知道赵清虎他们家是发了啊,嫁过去肯定能过好日子。当女婿,也能跟着沾沾光。
人老精、鬼老灵啊,大伯母从一句话中就听出了自己的来意。
“还是大伯娘眼睛亮,我看村长家那秀丫头不错,想让大堂嫂去探探口风,看那丫头跟我家二郎是否有缘。”
“秀丫头?”
大伯娘闻言想了想,随即笑道:“你是个有眼力的,那姑娘不错,不仅能干而且屁股大肯定是个能生的。二郎也是个老实的,他们若是能凑一对,日子不会难过。”
此时,原本在厨房里面忙碌的大堂嫂听到声音也走了出来。
“清虎兄弟来了,快里面坐吧。”
大伯娘把事情一说,大堂嫂表示十分乐意走一趟。
虽然双方谦让了一番,可赵清虎还是成功把礼物留下了,也不是什么贵重东西,就是个上门随手礼。
回到家后,这一次赵清虎没让儿子出面,而是自己亲自去老宅送节礼。
按照当初分家文书上写好的,一斤肉、一盒点心。
赵老头手中如今只剩下五亩水田,自从春播播种后,基本上就没了农活,老两口也算是过上了半养老的生活。
老宅大门敞开,赵清虎进来的时候,老李婆子正在整理野菜,而赵老头则是在屋檐下摆弄农具。
见是他来了,老两口都没什么好脸色。
“呦,这不是村上的赵老爷吗,都呼奴喝婢了,还来这干嘛?我老赵家庙小,可容不下你这大神!”老李婆子阴阳怪气道。
最近她过得很不顺心,村里面那些婆子,每次跟她扯闲篇的时候,都要提一两句赵清虎他们家的豪华砖瓦房。
又是添了牲口,又是添了奴仆的,还有什么豆腐坊生意多好多好,那豆浆、豆花是怎么鲜美。
她不喜欢听什么,那些嚼舌根的老婆子就说什么,可把她气的半死。
还假惺惺问她,县城的读书老爷赵怀远,什么时候接他们去县城享福。
我享福你奶奶个腿,一群没了牙的老虔婆,等我儿子、孙子当了官,把你们老脸打肿。
赵清虎晃了晃手中的节礼,“那我走?”
一斤肉一个点心,送来了还想拿走,老李婆子可不干,快速跑来夺过东西,怒骂道:“你个不孝子,自己过上了好日子,把老爹老娘丢一旁,不怕天打雷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