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国将军等一百二十人不甘心就此作罢,再次向曹丕上奏。他们说道:“我们深知,上天降下的符命不会无缘无故出现,众人的心意也不可违背。孔子曾说:‘难道周公不够圣明吗?竟然要把天下让出去。这简直是让天地日月轻易抛弃万物啊。’所以舜帝面对天下禅让,没有过多推辞就接受了天命。如今汉朝属火德,火德气数已尽,帝王之位应当转移到德行光明的人身上,而大魏正是国运兴隆之时。各种祥瑞之兆清晰显现,大魏接受天命已然是大势所趋。普天之下,神和人都共同响应。就算是当年虞舜时凤凰来仪,周朝时白鱼跃入武王舟中这样的祥瑞,与如今的盛况相比,都不足以形容。然而陛下您却违背天命,去刻意彰显那些小节;忤逆人心,固执地坚守个人的想法。这样做,对上违背了皇天眷顾任命的旨意,中间忘却了圣人通达权变的道理,对下辜负了臣子们翘首以盼的期望。这可不是弘扬圣道、成就伟大功勋的做法啊。我们深知侍奉君主应当进献可行的建议、摒弃不可行的主张,面对君主的威严也要敢于据理力争。所以,我们冒死再次恳请您接受禅让。”
曹丕看到这份奏章后,又下达指令回应。他说:“古代圣明的君王治理天下,他们的高尚德行与天地相契合,恩泽如同大自然的造化一样遍布万物。他们推行的礼教连昆虫都能受到感化,仁爱惠及草木。凡是日月照耀的地方,所有生灵都能感受到他们的美好品德。在他们的治理下,战争不起,苛政和邪恶也不会出现,风雨按时而至,祥瑞接连呈现。但看看现在的情况,百姓中受冻的人还没有得到温暖,挨饿的人还没有吃饱饭,鳏夫还没有成家,寡妇还没有再嫁。孙权、刘备的势力依然存在,我们还不能停止战争,放下武器,反而要拿起兵器整顿军队。对外,战事没有平息;对内,士人民众也未能安居乐业。我们没有听到百姓安居乐业的歌谣,也看不到百姓自由自在的游乐场景。如今婴儿不能安心地被放在高高的巢穴里(比喻社会不安定),粮食也不能安心地留在田地里(比喻粮食不足,民生艰难),人间事务如此不完备。而且,夜晚没有景星闪耀,国家也未达到太平盛世,黄河没有龙马出现,山上没有象车出现,阶庭没有生长蓂荚,厨房没有长出谄危西王母没有献上白环,渠搜国也没有进献珍裘,各种神灵的祥瑞没有显现。以前东户季子、容成、大庭、轩辕、赫胥等上古圣君,都是在万事完备、祥瑞频出的情况下成就功业、留名青史的。现在,各位就不能给我一些时间,让我精心谋划、竭尽心力,使天人和谐,达到至理之境,等各项事务都准备妥当,各种祥瑞纷纷显现,再商议接受禅让这件事吗?为何如此急切地催促我,让我感到羞愧和为难呢?你们还是赶紧替我撰写辞让的奏章,把玺绶奉还回去吧,别再让我显得如此德不配位了。”
喜欢白话三国志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白话三国志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