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匆匆赶赴现场,只见单元楼前围了一圈居民,一位白发老人正挥舞着拐杖对着房门大喊,门内传来年轻女子的啜泣声。陈志向快步上前,稳稳握住老人扬起的拐杖:“大爷,先消消气,有什么事咱们慢慢说。”
原来,老人的女儿执意要卖掉老宅去外地创业,父女俩为此争执不下。陈志向耐心倾听双方诉求,从亲情谈到梦想,又从房产政策说到创业风险,整整两个小时后,父女俩终于坐下来和解。离开时,老人握着他的手感慨:“陈警官,你比我闺女还懂她的心。”
中午回到家,朱霞正蹲在阳台给多肉浇水。她穿着宽松的米色毛衣,阳光透过叶片在她脸上织出斑驳的光影。陈志向悄悄走近,直到影子笼罩住她才出声:“今天处理了件有意思的家庭纠纷……”
“先吃饭。” 朱霞转身递来一双筷子,餐桌上摆着他最爱的红烧鱼和清炒时蔬,“知道你忙,提前做好温在锅里了。”
饭桌上,陈志向说起上午的调解经历,朱霞忽然放下筷子:“其实那位大爷的女儿,我上周在超市遇见过。她偷偷在看外地招聘信息,眼睛都是红的。”
“所以有些矛盾,不是对错问题,是缺少倾听。” 陈志向夹起一块鱼肉放进她碗里,“就像你当初听我讲前妻的事,一整夜都没睡。”
朱霞的脸微微发烫,伸手替他擦去嘴角的饭粒:“因为你值得被倾听。”
午后,两人窝在沙发上看老电影。朱霞靠在陈志向肩头,忽然指着屏幕惊呼:“这不是咱们结婚时的礼堂吗?” 画面里,复古风格的礼堂穹顶与他们婚礼现场的水晶吊灯如出一辙。陈志向低头看她发亮的眼睛,忽然想起婚礼那天她穿着婚纱走向自己时,裙摆扫过红毯的声音。
“等年假攒够了,咱们去欧洲看真正的古堡吧。” 他拨弄她耳后的碎发,“你说过想看天鹅堡的雪景。”
“好啊。” 朱霞转身与他对视,鼻尖几乎相触,“但先说好,你不许再像上次爬山那样,一看到悬崖就把我护在身后,自己差点摔了。”
“那是本能。” 陈志向轻笑,将她搂得更紧,“就像现在,本能想吻你。”
暮色渐浓时,两人手牵手去菜市场。朱霞在海鲜摊前挑选鲜虾,陈志向则站在一旁替她拎着菜篮子,听摊主热情地推荐当季的大闸蟹。忽然,不远处传来孩童的哭声 —— 一个小男孩蹲在路边,望着膝盖上的血渍不知所措。
“怎么回事?” 朱霞立刻蹲下身,从包里掏出湿巾和创可贴。
“跑太快摔了……” 男孩抽噎着,睫毛上还挂着泪珠。
陈志向检查伤口后松了口气:“只是皮外伤,叔叔背你去药店消毒好不好?”
男孩怯生生地趴在他背上,忽然指着他警服上的警号问:“叔叔,你是警察吗?”
“是啊。”
“那你抓过坏人吗?”
“抓过很多。” 陈志向与朱霞对视一笑,“但现在更想保护小朋友不摔跤。”
药店门口,朱霞替男孩贴好创可贴,又买了根棒棒糖递给他。看着男孩破涕为笑地跑开,她忽然想起庭审那天,那个在旁听席上打盹的小女孩。阳光洒在她发梢,她轻声说:“或许我们该考虑要个孩子了。”
陈志向愣了愣,随即握住她的手,指腹摩挲着她无名指上的婚戒:“听你的。”
夜幕降临时,两人并肩坐在小区的长椅上。深秋的风带着桂花香,远处传来谁家的钢琴声,断断续续弹着《致爱丽丝》。朱霞将头靠在陈志向肩上,看着他鬓角的白发在路灯下闪着光,忽然想起廉政教育基地的那句话:“最好的守护,是有人与你一起仰望星空。”
“志向,” 她轻声说,“谢谢你让我相信,黑暗过后真的有光。”
陈志向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远处的警笛声由远及近,却不再让他感到紧绷。他望着漫天星斗,想起妻子日记里的话,想起朱霞在暴雨中递来的姜汤,想起今天那个喊他 “英雄” 的男孩。有些答案,早已在岁月里悄悄揭晓 —— 正义从未离开,而爱,是永恒的铠甲。
手机在口袋里震动,陈志向掏出一看,是张组长发来的消息:“省厅廉政标兵名单下来了,你是第一名。”
他轻笑一声,将手机屏幕转向朱霞。她看着屏幕,眼中泛起泪光,却笑着用指尖戳了戳他胸口:“不许骄傲。”
“不会。” 陈志向将她的手按在自己心口,“这里装着的,是比荣誉更重要的东西。”
风轻轻吹过,长椅下的落叶沙沙作响。朱霞望着陈志向的侧脸,忽然觉得此刻的时光无比珍贵 —— 不是因为历经风雨后的平静,而是因为眼前的人,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都闪着光。
远处,万家灯火次第亮起,像撒在人间的星星。陈志向拥着朱霞起身,走向他们共同的家。月光铺在路上,而他们的影子,紧紧叠在一起,延伸向无尽的远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