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浪潮迭起
深秋的风裹挟着金黄的落叶掠过 “乡土食品” 加工厂的铁皮屋顶,陈风站在新安装的流水生产线旁,听着机械运转的轰鸣声,手中的财务报表被风吹得哗哗作响。随着股票收益的注入和林建的资源支持,公司已将生产规模扩大了三倍,新招聘的二十名工人正在熟练地分拣红薯和板栗,空气中弥漫着香甜的加工气息。
“陈总,县里的质检局来人了。” 助理小吴匆匆跑来,额头上沁着细密的汗珠,“说是收到匿名举报,要对咱们的产品进行突击检查。”
陈风的眉头瞬间皱起。他清楚,在商海竞争中,树大招风是常有的事,但没想到这么快就迎来了挑战。“请他们到接待室,我马上过去。” 他将报表递给身旁的林建,“林叔,您帮忙盯着生产线,我去处理一下。”
质检局的两位工作人员坐在接待室里,表情严肃。为首的张科长翻开手中的举报信,目光锐利地看向陈风:“有人举报你们的红薯干和板栗糕添加了违规防腐剂,情况是否属实?”
陈风心中一沉,却依旧保持着镇定。他微笑着从文件柜中取出一叠检测报告,整齐地摆放在桌上:“张科长,我们所有产品都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生产,这是第三方检测机构出具的质检报告,每一批次的产品都有详细的成分分析和微生物检测数据。”
张科长仔细翻阅着报告,脸上的神情逐渐缓和。但他还是提出要对仓库和生产车间进行实地检查。陈风二话不说,亲自带领他们走遍了整个厂区。在原料仓库,质检员随机抽取了几袋红薯和板栗,现场进行农残检测;在生产车间,他们查看了配料表和加工流程,甚至检查了工人的健康证件。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检查,张科长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陈总,你们的生产流程很规范,产品质量也没问题。这次算是一场误会,不过以后还是要小心,树大招风啊。”
送走质检局的工作人员后,陈风坐在办公室里,陷入了沉思。这次举报显然是有竞争对手在暗中搞鬼,想要破坏公司的声誉。他知道,仅仅保证产品质量还不够,必须主动出击,提升品牌影响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在这时,林建敲门走了进来:“小陈,我刚得到消息,隔壁县的一家大型超市正在招标农产品供应商,这可是个好机会。如果能拿下这个订单,咱们的产品就能走出本县,打开更大的市场。”
陈风眼睛一亮,立刻来了精神。他和林建开始连夜准备投标文件,从产品介绍到生产规模,从质量保障到售后服务,每一个细节都反复推敲。为了增加竞争力,陈风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 开发一系列新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接下来的半个月,陈风带领研发团队一头扎进实验室。他们尝试将当地的特色野果与红薯、板栗结合,制作出果味红薯干和板栗夹心糕;还推出了低糖、无糖的健康系列产品,以迎合现代人的养生需求。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调整,新产品终于研发成功,并且通过了相关部门的检测。
投标当天,陈风带着精心准备的样品和资料,信心满满地走进了招标现场。现场高手如云,有来自省城的知名企业,也有本地的老牌厂商。但陈风并不畏惧,他知道,自己的产品有着独特的优势 —— 纯天然的原料、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工艺,以及充满诚意的价格。
轮到陈风介绍时,他站在台前,从容不迫地展示着产品的特色和公司的实力。当评委们品尝到新产品时,纷纷露出了惊讶和赞赏的表情。最终,“乡土食品” 凭借出色的产品和合理的报价,成功中标,获得了价值五十万元的订单。
这个好消息让整个公司都沸腾了起来。然而,还没等大家来得及庆祝,新的问题又出现了。由于订单量大幅增加,原有的生产设备和人员已经无法满足需求。如果不能及时解决,不仅会影响交货期,还会失去客户的信任。
陈风再次陷入了两难的境地。扩大生产规模需要大量的资金,虽然股票投资获得了一定收益,但大部分资金已经投入到新产品研发和设备更新中。就在他一筹莫展之际,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参加商业交流会时,结识了一位名叫李宏伟的投资人。
李宏伟是一位在食品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资深人士,对陈风的项目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详细了解了 “乡土食品” 的发展历程和未来规划后,他提出愿意投资一百万元,换取公司 20% 的股份。
这个提议让陈风有些犹豫。他知道,接受投资意味着要与他人分享公司的股权,但也能解决眼前的资金难题,为公司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接受李宏伟的投资。
有了资金的支持,陈风迅速启动了新一轮的扩建计划。他购买了更先进的生产设备,新建了现代化的厂房,还招聘了一批专业的管理和技术人才。同时,他还加强了与农户的合作,建立了稳定的原料供应基地,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