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种花部落的胡人大举来犯,发兵数万朝我太原来啦?”
当并州刺史张懿听到大陵城传递过来的紧急军情时,手中的茶杯“哐当”一声掉落在了地上。
精美的茶杯瞬间摔得粉碎,茶水和茶杯碎片溅了一地。
他瞪大了眼睛,脸上的肌肉止不住地抽搐,额头上豆大的汗珠滚落了下来。
自从三年前种花部落异军突起,吞并南匈奴、打跑了鲜卑人、羌人占据河套以来,一直与并州相安无事。
这群胡人好像转了性一样,从来没有进犯过并州仅有的雁门郡、太原郡和上党郡。
相反,这群胡人还主动帮他们拦下了南下的鲜卑人和东进的羌人,让并州破天荒地度过了三年难得的和平时光。
而且,这些胡人还主动与他们并州做生意,将大批大批的牛羊,还有制作精美的羊皮裘、羊毛衣卖给了他们。
从他们并州手上买入大量货物,着实让并州人赚了不少。
他们态度和蔼,价格公道,童叟无欺,都让并州人几乎忘记了胡人曾经的凶残。
这些年来,并州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张懿的日子也过得惬意非常。
他还纳了两房小妾,小日子过得舒舒坦坦的。
看着自己安民保境有功,他还幻想着能因此荣升入朝。
不说位列三公九卿,起码也是个尚书仆射之类的高官吧?
万万想不到,这好日子就要到头了!
数万凶残的胡人呀,他们想干什么?想要夺我的并州吗?
突如其来的军情,让张懿的脑海中一片混乱。
想起三年前的那场惨败,他身体不由自主地哆嗦了起来。
平陶城。
南方战区主将徐荣坐在县衙的大堂之上,皱着眉头,目光紧紧盯着从九原传来的军机处军令。
军令中,命令他的南方战区出兵佯攻大陵。
逼迫并州刺史张懿让步,让他们的人接应从瘿陶迁徙到阴馆的太平道教众。
这平陶城虽然属于太原郡,但却是被原南匈奴人占据的城池。
种花部落取代了南匈奴的时候,徐荣便毫不客气地将平陶城纳入了南方战区。
虽然平陶城不大,但却是种花部落伸入太原郡内部的一只有力的触手。
得益于这几年种花部落和太原郡频繁的生意往来,平陶城这些年的发展也很快。
无数的商队都要经过这里,自然而然便成了来往商队的物资集散地。
昔日的小城已经扩大了好多倍,成为种花部落与中原朝廷交界地有数的大城了。
种花部落突然调集了数万大军,驻扎在这里好几天了。
这让来往的商队有些紧张了起来,到处打探这支大军的消息。
因为打仗可不是好事,他们有可能会被波及,人财两空。
但种花部落的人让他们尽管放心,种花部落仍然会一如既往地保护他们在种花部落境内的人身和财物安全。
徐荣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性,他眉头紧锁,在大堂上来回踱步。
通过斥候和校事府密探传递过来的消息,在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终于制定好了佯攻大陵城的计划。
数天过后,徐荣率领两万兵马,直奔附近的大陵城而去。
来到了大陵城之后,种花部落两万大军安营扎寨,做出了一副攻城的架势。
大陵城也就一小城,徐荣要进攻的话,根本就不用费多大功夫。
要知道,如今种花部落的战斗力,那可是杠杠的。
大陵城守将远远望见徐荣的军队如潮水般涌来,心中大惊。
这大陵城小,城墙虽然也经过了一些加固,平日里也有足够的兵力防守。
然而,面对种花部落这支突然出现的精锐之师,守将心中也没了底气。
“快!立刻准备防御!”大陵城守将一边大声呼喊着,一边紧急调兵遣将。
士兵们迅速登上城墙,摆开防御阵势,紧张地注视着城外越来越近的敌军。
与此同时,一名信使快马加鞭,向着晋阳城疾驰而去,带去了大陵城告急的消息。
张懿自从两年前被徐荣击败后,一直都是心有余悸。
他自打接到大陵城的求救信后,心急如焚。
他深知大陵城若失守,种花部落的军队必将长驱直入,晋阳城也将危在旦夕。
届时不但太原难保,并州更加难保。
“传我命令,立刻召集各路兵马,前往大陵城支援!”张懿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决然。
然而,就在这时,雁门郡太守刘昆的紧急求救文书又送到了他的案头。
信使喘着粗气说道:“张刺史,雁门关外,种花部落集结了数万兵力,大有攻打关口的态势!”
张懿只觉得脑袋“嗡”的一声,仿佛被人重重地击打了一拳。
他一把夺过文书,仔细阅读着上面的内容。
他心中的疑惑越来越深:“这种花部落到底想干什么?为何突然从西面和北面同时发起进攻?”
就在张懿满心疑惑之时,徐荣派遣过来的使者也赶到了晋阳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