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很快,蒙寒就用自己渊博的学识和炼髓境初期的绝世武道修为让他和学校的所有人都折服了。
在一次学校高层会议上,面对众人提出的各种复杂问题,蒙寒引经据典,侃侃而谈。
从军事战略到文化传承,从人才培养到资源调配,每一项都分析得头头是道,展现出远超常人的见识和智慧。
而在武道修为展示环节,他更是轻松展现出炼髓境初期的强大实力,举手投足间尽显高手风范。
这一番表现下来,不仅让原本不服气的副校长彻底心悦诚服,就连学校里的其他高层也对蒙寒钦佩不已。
没办法,人家不仅是凭借自身实力赢得了尊重,还是蒙玉夫人的亲爷爷呢!这层关系也让众人对他更多了几分敬重。
很快,在刘昆和蒙寒的积极推动下,九原士官学校开设了两个步兵专班。
蒙达与蒙江两人凭借着出色的军事素养和丰富的实战经验,被特聘为教官,一人负责带领一个班。
他们将自己所擅长的秦军战阵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员们。
在训练场上,他们亲自示范,从最基本的秦军战阵动作到复杂的战术配合,每一个细节都严格要求。
学员们在他们的悉心教导下,进步飞速,对秦军战阵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而一直沉默寡言的蒙山,虽然在平日里话不多,但他却精于秦弩的制造。
凭借着这一独特技艺,他被委以重任,担任刚刚成立的九原秦弩制造厂厂长。
在九原科学院一众军工专家的积极配合下,再加上心灵手巧的蒙玉对秦弩制作有着惊人的领悟力和创造力,并得益于九原钢铁厂出品的优质钢材。
经过蒙山、蒙玉及科学院的专家们在原有秦弩的基础上进行多次充分的优化内部结构,使得它几乎保持了相同的射程、威力和精准度。
这种被命名为“九原一号”的新型秦弩,相较于原来秦军使用的旧式,在体型和重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进。
原来的秦弩比较笨重,需要强壮的关西大汉才能操控自如。
如今经过诸多专家这么一改进之后,体积和重量大大减轻了许多。
设计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一般的种花部落将士都能轻松自如地操作。
这一成果让刘昆欣喜若狂,他深知这种新型秦弩对于提升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性。
于是,他马上下令进行大量制造,希望能让更多的士兵早日装备上这种先进的武器。
刘昆早已经把现代化制造工艺理念引入了他的酿酒、香皂、制盐、造纸、钢铁等行业。
如统一制定了以米、厘米、毫米计量的长度单位,千克、克等重量单位,升、毫升等等容量单位标准。
还有工序专业化、流水线等等现代工厂生产和管理制度,极大地提高了这些行业产品的质量和产能。
九原秦弩制造厂在没有现代化机械的情况下,秦弩仍然实现了大规模的量产。
关键就在于,刘昆和蒙山等一众专家制定了秦弩各个零部件的生产标准,确定了秦弩生产的科学生产模式。
一是通过标准化设计,秦弩的弩机零部件均按严格规格打造,精确度到了0.1毫米,头发丝大小,确保每个部件损坏后可用相同的新部件完美替换。
二是采用严格工序分工与专业化生产的方式,将弩的不同部件分配给专门车间专项制作。
例如,设立专门的弓臂、弩机、弩弦、弩箭、整机组装等的车间,通过高度专业化的分工显着提高效率和产品质量。
三是实施严格的质量追溯制度,秦弩的每个部件完工后,都需要通过严格的质控检测,刻有特定的阿拉伯数字编号。
通过“物勒工名”的问责机制,每一位工匠需对自身产品质量负责,从而确保秦弩从零部件到整机的可靠性。
涿县攻防战中,刘备面对来势汹汹的程远志所率黄巾军,毫无惧色。
几日来,邹靖和刘备等人身先士卒,不断激励着身边的将士们奋勇作战。
他们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指挥,成功拖住了程远志的大军数日之久。
期间,他们还挫败了混入城里的黄巾军细作联合城内潜伏的太平道教徒发动的偷袭城门的阴谋。
当看到程远志几万黄巾军因攻势受阻而师老兵疲的时候,刘备就有了破敌之策。
他向太守刘卫、校尉邹靖等人献计,想发起一场奇袭。
不但刘卫,就连邹靖都认为刘备疯了!
当时刘备是这样说的:“刘府君,邹校尉,连你们都想不到,那些黄巾贼更加会想不到,是不是?”
刘卫和邹靖点了点头,确实如此。
刘备接着说到:“刘府君,如今我们守军也是伤亡惨重,箭矢、滚木礌石都已经用尽了。要不是小人建议拆毁民房,取其砖石、木料,那会如何?”
刘卫捋着颌下三缕长须,微微一颔首。
要不是刘备提出这个用拆毁民房得来的砖石、木料以作滚木礌石的办法,涿县早就丢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