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阳光柔和地洒落在大地上,将整个世界都染上了一层金黄的色彩。
九月的秋风轻拂着人们的面庞,带来丝丝凉爽。
刘昆独自一人伫立在船头,目光凝视着前方奔腾不息的滹沱河水。
他身着一袭朴素的青衫,身姿挺拔如松,眉宇间透露出一股坚毅和自信。
他搭乘的是甄家那规模庞大的船队,一艘艘商船首尾相连,顺着河流缓缓向下游驶去。
此次前往中原地区,刘昆心中渴望能够招揽到那些名垂青史的人物,让他们成为自己事业发展的助力。
同时,他也打算寻找机会获取更多的人口资源,以充实自己尚处于起步阶段的种花部落庞大的缺口。
毕竟,距离那场即将震撼天下的黄巾之乱的爆发,仅仅只剩下短短两年时间了。
形势紧迫,容不得他有丝毫耽搁。
想到这里,刘昆不禁轻轻地叹了口气。
经营像种花部落这样的大势力并非易事,其中所需考虑的事务繁多复杂,每一项决策都关系到部落未来的兴衰荣辱。
然而,尽管如今种花部落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从未有过退缩之意。
相反,越是艰难险阻,越能激发起他内心深处的斗志与勇气。
甄家的商船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平稳前行,沿途两岸的美景如画一般展现在众人眼前。
远处山峦起伏,郁郁葱葱。
近处田野阡陌纵横,粟米飘香。
偶尔可见几处炊烟袅袅升起,给这片宁静祥和的景象增添了几分人间烟火气。
然而,对于此刻心事重重的刘昆来说,再美的风景也难以吸引他过多的注意力。
他的思绪早已飘向远方,思索着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自己的目标,带领种花部落走向繁荣昌盛……
且说那刘昆悄无声息地抵达中山毋极之后,便毫不犹豫地与甄家商船队伍分道扬镳。
要知道,此次出行,他是经过精心乔装打扮的,低调行事,目的就是不想引起任何不必要的注意和惊扰。
他只带了高进等十名随从,一心想跟来的黄蝶舞都被他以她要统御美稷城那一万精骑为借口拦了下来。
毕竟身为一郡之太守,若无特殊缘由而擅自离开自己的驻地,那可真是会招惹来不小的麻烦呢!
在一个热闹非凡的集市上,刘昆一行人稍作停留,迅速选购了十一匹看起来普普通通的马匹。
随后,他们翻身上马,扬起马鞭,朝着巨鹿郡疾驰而去。
那张角三兄弟正在巨鹿郡大肆传教,刘昆深知兹事体大,于是决定亲自前往一探究竟。
一路上,刘昆一行人快马加鞭,风驰电掣般地赶路。
沿途所见景象,令他不禁连连摇头叹息。
只见昔日繁荣昌盛的大汉王朝如今已是满目疮痍、民不聊生。
道路两旁尽是荒芜的田地,村庄里也是人烟稀少,一片萧条破败之象。
百姓们面黄肌瘦,衣衫褴褛,生活苦不堪言。
而那些地方官员却大多贪赃枉法、鱼肉百姓,对民生疾苦不闻不问。
难怪张角三兄弟统领的太平道会在短短三年之后揭竿而起之后,就能迅速得到底层民众如此广泛而热烈的响应。
一路走来,所见之景实在是凄惨至极。
这一幕幕触目惊心的画面,令他这个来自蓝星东大那个富饶昌盛且和平安宁时代的人感到难以置信。
今年北方地区遭受了一场极其严重的旱灾,致使众多地方的庄稼都歉收了。
然而,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府老爷们却对百姓们的苦难视若无睹,依旧我行我素。
本该收取的赋税丝毫未见减少,甚至有增无减。
面对这样残酷无情的压榨与剥削,那些普普通通的老百姓又如何能够承受得起呢?
他们别无选择,只得忍痛将家中所剩不多的些许家产变卖掉。
更有甚者,走投无路之下竟然被迫卖掉自己亲生儿女、或者自己以求活命。
这些人转成世家大族、地主、豪绅们的仆人或者佃户之后,境况只会更惨!
刘昆面色凝重,仿佛心头压着一块千斤巨石。
此刻,他的脑海里翻江倒海,各种思绪交织在一起,剪不断理还乱。
他就这样木然地坐在马背上,缰绳松垮地搭在手中,丝毫没有去控制身下这匹骏马的意思。
而那匹马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内心的苦闷与彷徨,它自顾自地迈动着蹄子,沿着一条蜿蜒曲折的小道缓缓前行。
高进几人面面相觑,也不敢多言,只得跟随在刘昆身后。
不知过了多久,当刘昆从沉思中回过神来时,却发现自己已经置身于一个陌生的乡村集市之中。
放眼望去,这个集市冷冷清清。
摊位稀稀拉拉地分布着,摊主们无精打采地守着自己少得可怜的货物。
原本应该热闹非凡、人声鼎沸的场景如今变得如此冷清,着实让人感到有些凄凉。
由于生活极度贫困,这里的人们大多面黄肌瘦,颧骨高高凸起,脸颊深深地凹陷下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