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依旧不时有人摔倒,但大部分人已经能在雪地上歪歪斜斜地滑起来了。
速度,确实比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快多了!
王大彪也逐渐找到了感觉,虽然姿势依旧难看,但他已经能控制着滑雪板在雪地里冲起来了。
他兴奋地挥舞着木棍,扯着嗓子大叫:“娘的!这玩意儿真带劲!滑起来嗖嗖的!比骑马还快!”
看着战士们逐渐熟练的身影,林好眼中闪过决断。
“彪哥!挑人!”林好说道,“挑那些身体好、胆子大、脑子灵光的战士出来!”
“干啥?”王大彪滑到林好身边,刹不住车,差点撞上。
“组建一支雪地突击队!”林好指着在雪地上滑行的战士们,“专门训练滑雪!咱们要用这玩意儿,给小鬼子一个大大的惊喜!”
命令一下,一支特殊的队伍迅速组建起来。
被选中的战士们开始了更为严酷的魔鬼训练。
训练场就是茫茫雪原。
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穿上滑雪板,在雪地里摸爬滚打。
练习快速滑行、紧急变向、越野滑雪,甚至还要练习在滑行中据枪射击、投掷手榴弹。
摔跤、擦伤、冻伤成了家常便饭。
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冻得人手指僵硬,脸颊刺痛。
但没有一个人叫苦,更没有一个人退出。
王大彪亲自担任教官,他可没什么科学训练方法,就是一套简单粗暴的“土匪式”练兵。
“摔倒了?给老子爬起来!继续滑!”
“怕冷?想想被小鬼子冻死的乡亲!给老子挺住!”
“滑不快?晚上没饭吃!”
在他的吼叫和鞭策下,战士们咬着牙,在冰天雪地里一次次跌倒,又一次次爬起,滑雪技术和耐寒能力突飞猛进,眼神也变得愈发坚韧。
光能滑还不行,得能藏。
林好又找到被服厂,让他们用仓库里囤积的白布,或者将麻布染白,赶制了一批简易的白色伪装服。
就是简单的白色罩衣和裤子,往棉衣外面一套。
效果出奇的好。
战士们穿上白色伪装服,趴在雪地里,或者靠在雪堆旁,几乎与周围的冰雪环境融为一体,几十米外都很难发现。
“好!家伙事儿齐了!”林好看着眼前这支初步成型的、穿着白色伪装服、脚踩简易滑雪板的队伍,满意地点点头,“该拉出去遛遛,见见血了!”
几天后的一个风雪夜。
一支由五十名雪地突击队员组成的小分队,在王大彪的亲自带领下,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河口镇阵地。
他们如同雪夜中的幽灵,脚踏滑雪板,利用对地形的熟悉,悄悄绕过了东岛军的正面防线,向着侧后方一个标注为小型补给点的区域快速穿插。
滑雪板在厚厚的积雪上无声滑行,速度极快。
原本需要半天跋涉的路程,他们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接近了目标。
东岛军的一个小型补给站,设立在一个背风的山坳里,只有少量守卫,显然对来自雪地深处的袭击毫无防备。
“摸上去!速战速决!”王大彪打了个手势。
突击队员们如同敏捷的猎豹,悄无声息地从不同方向包抄上去。
接近到几十米时,王大彪猛地一挥手:“打!”
刹那间,十几枚手榴弹呼啸着砸进了东岛军营地!
轰!轰!轰!
剧烈的爆炸声打破了雪夜的宁静!
火光冲天而起,帐篷被撕碎,物资被点燃!
守卫的东岛军士兵还在睡梦中,就被爆炸和枪声惊醒,没等反应过来,就被如同鬼魅般冲进来的突击队员用冲锋枪和步枪撂倒。
战斗几乎是一边倒。
不到十分钟,补给站的东岛军被全歼。
突击队迅速打扫战场,将还能用的弹药、罐头、药品等物资打包,点燃了剩余的帐篷和无法带走的物资。
然后,趁着东岛军主力反应过来之前,再次踏上滑雪板,消失在茫茫风雪之中。
第二天,雪地突击队突袭东岛军补给站并大获全胜的消息传遍了整个黑风根据地!
军民们欢欣鼓舞!
“听说了吗?咱们有雪地神兵了!”
“是啊!穿着白衣服,踩着木板子,在雪地里跑得飞快!小鬼子根本看不见!”
“来无影去无踪,跟故事里的侠客一样!”
战士们给这支神秘的队伍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号——“雪地飞狐”!
“雪地飞狐”的出现,极大地提振了根据地军民的士气,也让东岛军感到了新的威胁,他们不得不分出兵力加强后方和侧翼的警戒。
李墨涵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绝佳的宣传机会。
“黑风之声”广播电台立刻开始连篇累牍地报道“雪地飞狐”的英雄事迹。
在他的笔下,简陋的滑雪板成了“踏雪无痕靴”,白布罩衣成了“隐身冰蚕衣”,雪地突击队更是被描绘成了“奉京承运,下凡助战”的“天兵神将”。
而这一切,自然又是林大帅“洞察天机,妙算无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伟大杰作!
林好听着广播里李墨涵那抑扬顿挫、充满崇拜的嗓音,还有外面战士们兴奋的议论,只能无奈地摸了摸鼻子。
行吧,只要能打鬼子,你们爱咋说咋说。
雪地飞狐,听起来还挺带感的。
喜欢摊牌了我真是土匪不过地盘有点大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摊牌了我真是土匪不过地盘有点大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