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了吗?大将军(柳崇山)快要打回来了!”
“柳家全族老小都被君上抓了,他能不回来吗,不过要我说,还是君上宽厚大方,若是柳家再将柳林城夺回去,咱们可就遭殃了!”
“谁说不是呢?咱家刚分得200亩的水田,正打算开春卖些力气,来年有个好收成!这要柳家回来,岂不是要将地都拿回去?”
“我还听说了,君上麾下兵马不过数千人,若是那边大军压境,恐怕会退回镇胡城,连荆、林两县都守不住!”
“放你娘的霍菜豆酱屁,君上用兵如神,岂能不战而逃?”
“不是我胡说,君上被封秦君,封国就只有受降城、镇胡城,还有北漠五百里。
若是严城那边派个几万大军攻来,君上麾下兵马还要分守几个城、县 ,哪里能抵挡得住?
街头那位周将军还说,他们若是退了,严城大军也就不会为难庶民百姓了。
若是不退,真要打进来,难免乱军为了泄愤,会做出不智之举......”
......
所谓的小道消息,自然是严洛让人悄悄散布的。
如今他麾下所有士兵,连同召唤的、俘虏的,加在一起也就4000余人。
临川城公羊贺那边有个几百,镇胡城霍峻有个几百,荆县刚刚让高顺带着数百人返回镇守。
林县那边张辽也已经带着一批物资返回镇守。
同时他们也已经迅速开始清查当地的豪族,遇到有欺男霸女、强取豪夺的,便直接宣读罪状,清缴土地,再分给城中百姓。
当然,遇到一些本身口碑良好,且没有什么恶行的豪族,严洛也是三令五申,不得骚扰。
随后就是散播严国大军即将攻来,严洛麾下士兵人数不足,不得不考虑撤退的小道消息。
入夜时分,周亚夫带着一抹笑意来找严洛:
“君上果然好计谋,今日末将在主持分田事宜时,已经不止一次有人想要从军守卫柳林城。”
严洛笑着点点头,这年头诸侯征兵,基本上就是强征农兵,甚至抓壮丁。
很多时候武器自带,管一管粮饷,死伤之后再拿一点微不足道的抚恤。
所以除非是诸侯贵族的亲卫私兵,大部分人对于从军是极度厌恶的。
有时候兵比匪更恶劣,更没有底线。
实际上即便是严洛那个现代世界,除了子弟兵一改旧社会的陋习,其他很多国家的士兵依旧是那副德性。
严洛现在做的,就是先提高百姓从军的积极性。
分田之后,庶民们便有了属于自己的田产。
为了守护这份产业,不被人夺走,他们就会自发的想要组织起来。
而严洛同时也让各地守将,有意无意的宣传秦国军饷数额。
并且对于军纪要求也是极高,平时不可扰民,外出吃饭、买东西,也必须付钱。
多管齐下,这让柳林城百姓对于秦国军队的印象极为良好。
“明日你便开始招募新军,同时将我之前拟定的军纪颁布下去,违令者严惩不贷!”
这十天的功夫,严洛特地将军纪写成国君诏令,列入军法之中。
第一条,对百姓秋毫无犯,不得吃拿卡要,不得打骂欺凌,不得调戏民妇,违令者斩!
第二条,在军中军令如山,不得违抗军令,不得擅自行动,不得虐俘屠城,违令者斩!
第三条,胜战后缴获归公,不得私藏缴获,不得贪墨军功,不得奸淫掳掠,违令者斩!
此外,在现有的练兵方法之上,严洛还提出了两点要求。
一就是站军姿和整理内务,这能极大的提升士兵的服从性和纪律性。
二是街道大扫除,集体为城市打扫卫生、清理垃圾等等,这是增加百姓对军队的好感。
说实话,严洛这些军纪和方法,都是学自子弟兵。
清晰明了,简单实用。
最重要的,召唤出来的士兵们,对于严洛的命令是百分百服从的。
有他们作为榜样,今后招募的新兵,也会潜移默化的受到影响。
周亚夫本身治军严密,对于严洛所提出的军纪、条令也颇为赞许,当下又商量好招募士兵的具体要求,便去办了。
同时,荆县、林县、镇胡城和临川那边,相关军纪、条令也都发了过去,各方同步进行。
......
次日清晨,严洛打开系统,消耗28召唤点,获得40精锐长枪兵,2万斤粮食。
洗漱更衣,换上内甲,带上养由基和数十名护卫,严洛便离开柳氏府邸。
周亚夫征兵之处,设在四门以及菜市口。
几张桌子,之后负责登记的士兵,都是形象好,口才更好的。
对于上前询问的百姓,和颜悦色,有问必答。
柳林城总人口经过初步统计,现在大约有30万人,甚至柳氏所认为的四十万亩田地,其实也不止。
而以柳林城的城防,周亚夫认为,至少需要招募2000士兵,经过一番训练,才能守卫此城。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