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场诗
漠北黄沙蔽日昏,阵图翻涌动乾坤。
截教余孽施妖法,鞑靼胡骑叩玉门。
成祖挥鞭惊四海,道衍遗策护三垣。
仙凡共举诛魔钺,留得威名震九垠。
第一折 阵起黄沙:碧游余党联胡虏
且说永乐二十二年冬,距北海诛仙剑阵破不过三月,漠北草原忽起青黑色妖雾,直扑长城峪关。鞑靼大汗阿鲁台帐中,忽有截教余孽灵牙仙、金光圣母踏雾而来,手中托着半幅残破的 “万仙阵图”—— 当年万仙阵被破时,通天教主以大法力保下的阵图残卷,此刻竟以胡虏鲜血祭炼,阵图上 “截教天威” 四字泛着妖异青光。
“大汗但看,” 灵牙仙怪笑一声,将阵图抛向空中,只见漠北戈壁瞬间化作迷阵,沙砾聚成刀山,狂风卷作剑林,更有幽冥鬼火从地底腾起,隐隐可见阎罗族 “九幽鬼哭幡” 的影子,“此阵借阴山鬼气、胡骑凶煞为引,便是天兵天将也难破!” 阿鲁台抚掌大悦,即刻点兵十万,扬言要 “踏平应天府,教汉家天子为我牧马”。
应天府内,朱棣接到边报时正与法深和尚观《永乐大典》“武备” 卷,忽见书页上 “神机营”“火铳阵” 等图纹隐隐发烫。法深合十叹道:“陛下,截教与阎罗族勾连鞑靼,以万仙阵图融合胡虏杀劫,分明是要借人间战火重聚魔威。当年道衍先生曾言,漠北有‘长城护世纹’,需以‘天子气’与‘军民意’催动……”
话未说完,宫外忽有金光闪现,阐教惧留孙手持 “捆仙绳” 显形,绳上系着半截阎罗族 “勾魂令”:“截教与阎罗王共谋,欲以万仙阵破长城阵纹,贫僧从鬼门关抢得此令,方知阵图要害在‘阵眼三凶’—— 灵牙仙、金光圣母,还有那藏在阴山背后的阎罗太子!”
第二折 兵临城下:成祖点兵祭玄甲
朱棣拍案而起,腰间 “玄甲剑” 龙吟不止 —— 此剑乃当年徐达征北时,张三丰以玄武真炁铸造,剑鞘刻有 “天子守国门” 五字护世纹。他大步走出奉天殿,只见午门外神机营已列阵,火铳上的 “神火纹” 与《大典》“火器篇” 共鸣,更有郑和船队归来的 “宝船卫” 将士,甲胄上嵌着四海护漕的螺贝纹。
“传朕旨意!” 朱棣声如洪钟,“命丘福为前锋,领三万玄甲军出居庸关;朱能率神机营断后,携《武备图》镇守阵眼;朕亲自祭告太庙,以‘天子气’稳固长城纹脉!” 言罢取过太庙香火,在《大典》“兵戈” 卷上画下 “靖难” 战旗虚影,竟化作金色甲胄覆于全军之上。
漠北战场,丘福刚出峪关,便陷入万仙阵迷雾。但见沙暴中无数骷髅兵涌来,头顶 “阎罗令” 黑气腾腾,正是鬼族 “幽冥战阵”。丘福怒喝一声,手中 “靖难刀” 劈出,刀光所过之处,《大典》“忠烈传” 中常遇春、徐达等名将虚影浮现,刀风竟带 “忠勇” 二字金纹,将骷髅兵震成飞灰。
金光圣母见状,祭起 “五雷八卦幡”,引动天雷劈向明军。却见朱能冷笑,令神机营齐发火铳,火铳口喷出的竟不是铅弹,而是《大典》“火攻” 卷中的 “神火符”—— 当年陈墨翁改良火器时融入的护世纹脉,此刻化作 “焚魔火”,将五雷八卦幡烧出焦痕。
第三折 阴山鬼哭:道衍遗计破阵眼
法深和尚与惧留孙则率一队僧兵,绕道阴山寻找阎罗太子。阴山深处,阎罗太子正踞于 “九幽鬼座” 上,以胡虏生魂喂养万仙阵图。鬼座周围,立着二十四面 “阎罗招魂幡”,每面幡上都锁着汉家百姓的生魂,幡角 “生离死别” 四字滴着黑血。
“当年道衍先生早留后手!” 法深展开贝叶经,经上竟画着当年姚广孝在阴山布下的 “往生阵”,“胡虏杀劫虽重,却不知汉家百姓‘思乡念亲’之心,正是破鬼之钥!” 说罢诵起《护世经》,经文中 “慈母倚门”“妻儿盼归” 等画面化作白光,直扑招魂幡。
惧留孙趁机祭起捆仙绳,绳上忽现 “永乐通宝” 铜钱虚影 —— 当年郑和下西洋时,铜钱上沾染的万国民念,此刻化作 “镇鬼金链”,竟将阎罗太子捆在鬼座上。“尔等以生魂为饵,却不知人间最坚的,是割不断的血脉情!” 惧留孙大喝,阴山鬼哭之声骤歇,万仙阵图开始崩裂。
第四折 阵破漠北:天子横刀震八荒
朱棣亲率中军抵达时,万仙阵已现颓势。但见灵牙仙仍负隅顽抗,祭起截教 “地烈阵” 旗,引动漠北火山喷发。朱棣冷笑,取出郑辰所献的直言笏板,板上 “从谏如流”“护国安民” 八字齐亮,竟化作 “言官金盾”,将火山岩浆反激回阵中。
“截教妖人,可还记得当年万仙阵之败?” 朱棣踏剑升空,身后《永乐大典》虚影展开,“人间护世,靠的不是玄功妖法,而是这百万军士的忠勇,千万百姓的祈愿!” 话音未落,长城内外的百姓遥相呼应,家家户户燃起 “护世灯”,灯光汇聚成 “万民伞”,罩住整个漠北战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