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场诗:诛仙剑气贯文渊,永乐开编动九寰。佛魔混战惊三界,阐截相争震八蛮。修罗咒起幽冥暗,阎罗旗摇鬼域寒。笔落惊风云雾散,人间正气镇仙班。
第一折 文渊惊变:墨香乍起引魔踪
话说永乐年间,成祖朱棣诏命解缙主持编纂《永乐大典》,欲集天下典籍于一书。文渊阁内,笔墨飘香,一众学士日夜伏案,抄录校勘之声不绝于耳。这日,正当解缙挥毫批注时,忽有一阵阴风吹过,案上墨迹竟化作缕缕黑气,直冲天际。
“先生,不好了!” 一名年轻学士面色惨白,指着窗外。但见文渊阁上空,乌云密布,隐隐有诛仙剑阵的纹路闪烁,那剑阵正是当年通天教主镇教之宝,如今却不知为何出现在此处。解缙轻抚长须,目光如炬:“此乃仙魔异动之兆,我等虽为凡人,亦不可坐视不理。”
原来,自西游之后,佛魔神鬼之间的矛盾愈发激烈。阐教与西方佛教结盟,欲压制截教势力;而截教则与修罗族、鬼族、阎罗族暗中勾结,积蓄力量,意图东山再起。此次诛仙剑阵现于文渊阁,正是截教与修罗族等设下的阴谋,欲借编纂典籍之机,扰乱人间气运,为其大战做准备。
第二折 魔影重重:幽冥诸族扰书编
随着诛仙剑阵的显现,修罗族的血魔将率先从阵中踏出,手中的血魔刀散发着令人作呕的腥气:“哈哈,人间典籍汇聚之地,正是吸收人间气运的绝佳之处!待我等破了这文渊阁,天下便尽在我等掌握!” 鬼族的鬼面将军紧随其后,手中招魂幡一挥,无数厉鬼从幽冥界涌出,直奔文渊阁内的学士而去。
阁内顿时乱作一团,学士们惊慌失措。就在此时,解缙大喝一声:“诸位莫慌!我等执笔为剑,以墨为盾,岂会怕这些妖魔鬼怪!” 说罢,他拿起一支狼毫笔,蘸满朱砂墨,对着厉鬼一挥,一道金光闪过,几只厉鬼瞬间消散。其他学士见状,也纷纷效仿,拿起笔墨与鬼怪搏斗。
然而,幽冥诸族来势汹汹,学士们虽奋力抵抗,却渐渐不支。就在这危急时刻,天空中传来一声佛号,西方佛教的四大菩萨驾云而来。观音菩萨手持玉净瓶,洒出甘露,鬼怪们触之即化;文殊菩萨的青狮、普贤菩萨的白象各展神通,与血魔将等激战在一起。
第三折 阐截交锋:仙阵对决震乾坤
见佛教插手,截教的金灵圣母、无当圣母等也现身战场。金灵圣母祭出龙虎玉如意,口中念念有词,诛仙剑阵的威力更盛,与佛教众人的佛光相互碰撞,天地间顿时电闪雷鸣。阐教的燃灯道人、广成子等也及时赶到,加入战斗。
燃灯道人取出定海珠,光芒四射,将截教的攻击一一化解;广成子挥动番天印,砸向修罗族的阵地。一时间,仙法道术齐出,佛魔大战进入白热化阶段。文渊阁在这场大战的余波中摇摇欲坠,解缙等学士在护阁仙阵的保护下,仍坚持编纂典籍。
“此阵虽强,但我等若能找到阵眼,必可破之!” 玉鼎真人高声喊道。阐教众人会意,开始在诛仙剑阵中寻找破绽。而截教众人也察觉到对方的意图,加强了对阵眼的保护,双方围绕阵眼展开了激烈争夺。
第四折 文心镇魔:典籍正气破邪祟
就在仙魔打得难解难分之时,解缙突然灵光一闪。他望着手中编纂的典籍,大声说道:“天下典籍,汇聚人间正气与智慧,或许可破此邪阵!” 说罢,他带领众学士将已编纂好的典籍高高举起,齐声诵读。
刹那间,一道道金色的光芒从典籍中射出,直冲云霄。这些光芒蕴含着人间的智慧与正气,竟与诛仙剑阵的魔气相互抗衡。随着诵读声的不断加强,诛仙剑阵开始出现裂痕,幽冥诸族和截教众人纷纷露出惊恐之色。
“不好,这人间正气如此强大!” 血魔将惊叫道。修罗族圣女见势不妙,欲召回血河幡,却发现幡上的邪恶力量在正气的冲击下迅速消散。阐教与佛教众人抓住时机,合力发动攻击,将幽冥诸族和截教的势力打得节节败退。
尾折 大典功成:墨韵长存护人间
最终,诛仙剑阵被彻底破解,幽冥诸族狼狈逃回幽冥界,截教众人也纷纷 retreat。文渊阁在这场大战后虽有些许破损,但《永乐大典》的编纂工作却得以继续。解缙望着手中的典籍,欣慰地笑了:“看来,这人间正气,才是真正的镇魔之宝。”
消息传至各方,通天教主听闻此事,不禁感叹:“人间竟有如此力量,我等仙魔,不可小觑。” 而永乐皇帝朱棣得知后,更是大力支持《永乐大典》的编纂,希望以此书传承人间智慧,护佑天下太平。
百年之后,《永乐大典》流传于世,书中的每一个文字都散发着浩然正气,成为了人间抵御邪祟的一道坚固屏障。而当年那场发生在文渊阁的仙魔大战,也成为了一个传奇故事,在民间代代相传。
正是:
诛仙阵起乱人间,永乐编书正气宣。
佛魔相争终有果,典籍墨韵护千年。
喜欢黑衣沙门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黑衣沙门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