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注入青铜活性剂。"
随着这道指令,喉间的青铜网格线突然发烫。暗红色的灼痕在气管内壁蔓延,每个灼烧点都精确对应北斗七星的一个星位,而连接这些点的线条——
正是长江流域七大遗址的分布图。
"啊……!"
陆远终于发出声音,但声波频率完全超出人类范畴。井壁上的青铜齿轮疯狂转动,所有记忆场景开始重组。1999年的三星堆画面里,考古队员们集体转头,他们的眼白已经变成玉琮的青绿色,声带振动发出同一句话:
"癸酉年七月初七……"
收音机喇叭突然喷出青黑色液体。这些粘液在空中凝聚成七个甲骨文字,每个字都对应《少年科学画报》某一期的出版日期。当1958年的"星"字滴落在陆远额头时,他的颅骨内部传来清脆的"咔哒"声——
仿佛某个沉睡的开关被激活了。
倒悬的青铜树剧烈摇晃。那些杂志果实纷纷坠落,在接触皮肤的瞬间化为液态渗入。陆远的视野突然分裂成七个画面,每个画面都显示着同一棵青铜树在不同年代的形态:
- 1958年的幼苗,根系缠绕着一具无头尸
- 1985年开出七朵青铜花,花心是《少年科学画报》的缩微版
- 2010年的树冠突破大气层,枝桠间挂着七具穿宇航服的尸体
最恐怖的是2023年的投影——那棵树已经生长到同步轨道高度,枝条缠绕着北斗卫星,每颗卫星的太阳能板上都刻着良渚神徽!
"继续唱。"金属父亲的声音带着电流杂音,"还差三个音阶。"
陆远的声带再次不受控制地震动。第二个音撕裂了气管,飞溅的血珠在空气中凝固成青黑色结晶,自动拼成甲骨文的"斗"字贴在井壁上。
当第三个音响起时,倒悬的青铜树突然逆向生长!枝桠收缩回主干,主干缩回根系,最终整棵树坍缩成一颗青铜种子,精准落入陆远张开的嘴中——
种子在舌面生根发芽的感觉,像是吞下了一团带电的钢丝。
第三节 声纹传承
青铜种子在陆远的口腔中生根的触感,像是有人将熔化的金属灌入他的喉咙。根系刺穿他的上颚,直接扎进大脑的语言中枢;主干顺着食道下滑,在心脏位置展开枝叶。他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正在被重塑——每一次搏动,都精准对应92.4MHz的电磁波频率,胸腔里回荡的不再是血肉的闷响,而是青铜器共振的清脆嗡鸣。
收音机突然播放起2010年12月的新闻联播片段:"……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今日完成组网……"
伴随着这则旧新闻,陆远不受控制地唱出了第四个音阶。
井底骤然亮如白昼。
下方不再是深不见底的黑暗,而是一片青铜器组成的"海"——数以万计的青铜鼎、尊、钺堆积成山,每一件表面都刻着相同的星图。它们相互碰撞,发出编钟般的回响,而在"海"的中央,矗立着一座巨大的青铜碑。
碑文正是《少年科学画报》2010年12月刊的社论标题:《太空时代的考古新发现》。
"去吧。"金属父亲的面容开始融化,青铜像蜡一般从颅骨上滴落,"完成声纹传承。"
陆远坠向青铜海。
那些器物自动分开,形成一条通道。当他擦过一尊青铜人面像时,雕像突然转动脖颈,空洞的眼窝里亮起红光——是1985年失踪的那批703所研究员的脸!
青铜碑近在咫尺。
当陆远的手指触碰碑文的瞬间,整座碑轰然裂开,露出内部结构——那是一台巨大的青铜共振器,中央悬浮着一具骨瓷化的尸体。尸体穿着老式中山装,胸口别着703所的徽章,右手缺失无名指。
尸体的喉结部位镶嵌着一块玉琮,正发出与陆远右眼相同的青光。
共振器内壁上刻着最后一行甲骨文:
"非攻止戈,以声载道。"
陆远突然明白了。
这不是别人的坟墓。
——是未来自己的葬身之处。
喜欢土夫子自传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土夫子自传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