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保温箱密码
王援朝的手电筒"啪嗒"一声掉进坑底,光柱在保温箱上乱晃。他下意识去摸腰间的工兵铲,却发现铲头不知什么时候已经爬满了青铜锈,指头一碰就簌簌往下掉渣。
"老陆,这...这水不对劲..."他的声音发紧,军用水壶里的水洒出来,落在那滩淡青色液体里竟然发出"嗤嗤"的响声,腾起一股带着奶腥味的白烟。
陆文渊没吭声。他机械义肢的液压管还在不受控制地抽搐,发出"咔嗒咔嗒"的声响。弯腰捡起那张《少年科学画报》时,他注意到自己的手指在微微发抖——不是害怕,而是义肢内部的电路似乎受到了某种干扰。
"上海生物所1985年产的保温箱..."他喃喃自语,眼镜片上反射着密码盘诡异的青铜光泽,"可林悦他们课题组86年才立项..."
王援朝蹲下来,解放鞋碾碎了一片陶罐残片:"会不会是部队以前藏的什么生化武器?我当兵那会儿听说..."
"不是。"陆文渊突然打断他,指着密码盘上那个蜡笔画的太阳,"这是我儿子画的。"
两人面面相觑。坑底突然吹过一阵阴冷的风,保温箱的密封条"啪"地又崩开几寸,露出里面缠绕的光纤导管——那些半透明的管子在黑暗里泛着幽蓝的光,分明是九十年代后期才有的军工技术。
"见鬼了..."王援朝往后退了半步,后背抵在潮湿的土壁上,"这玩意儿该不会是个..."
"时间胶囊。"陆文渊的声音干涩得不像自己的。他摸出钢笔,鬼使神差地往密码盘上那个太阳图案戳去。笔尖接触青铜的瞬间,笔帽上"1986年全国考古工作座谈会"的字样突然开始融化,变成一行新的小字:
**哺乳批次-3 脐带血掺青铜溶液比例1:8.7**
保温箱里突然传来"咚"的一声闷响,像是有什么东西在里面翻了个身。王援朝的手电筒光柱下,箱体表面的锈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剥落,露出底下密密麻麻的刻痕——那既不是文字也不是符号,而是无数个细小的婴儿脚印,每个脚印中心都刻着GRU的钢印。
"老陆,咱们得撤..."王援朝的声音戛然而止。
那张《少年科学画报》的残页突然自燃起来,火苗不是常见的橙红色,而是诡异的青铜色。火焰中浮现出模糊的画面:2010年的世博会中国馆工地,某个穿白大褂的女人正往地基里倾倒某种发光液体。
陆文渊的义肢突然"咔"地卡死了。他低头看去,液压管的接口处不知何时结满了青铜晶体,正在以可怕的速度向肘关节蔓延。更可怕的是,那些晶体里封存着无数微缩场景——全都是不同年龄的陆远,从襁褓中的婴儿到背书包的小学生,每个"陆远"的胸口都有个淡青色的疤痕。
"密码是..."陆文渊的喉咙发紧,"是我儿子的生日。"
他的机械手指不受控制地伸向密码盘,义肢内部传来电路短路的"噼啪"声。当指尖碰到那个青铜太阳时,整个祭祀坑突然剧烈震动起来,土层裂缝中渗出更多淡青色液体,在空中凝聚成脐带的形状。
保温箱的密码盘发出老式保险柜开锁的"咔哒"声。箱盖缓缓开启的瞬间,王援朝发出一声不似人声的尖叫——
里面蜷缩着的不是生化武器,也不是什么文物,而是一个青铜材质的婴儿。它的眼皮微微颤动,露出底下旋转的青铜液瞳孔。更可怕的是,它的脐带连着的不是胎盘,而是半截三星堆金杖,杖身上刻着的鸟纹正在渗出血珠。
婴儿突然睁开眼睛,瞳孔里映出的不是1987年的考古现场,而是2023年暴雨夜的育儿中心。它张开嘴,发出的不是啼哭,而是一声悠长的、带着电子杂音的叹息:
"爸爸,你找到我了。"
第三节 活祭
保温箱完全打开的瞬间,整个祭祀坑突然安静得可怕。王援朝的工兵铲"咣当"一声掉在地上,铲头砸中一个青铜婴儿头像,那头像"咔嚓"裂成两半——里面是空心的,盛着半凝固的淡青色液体,散发出浓郁的奶腥味。
陆文渊的机械义肢僵在半空,液压管里传来"咕噜咕噜"的声响,像是有什么液体在逆流。他死死盯着保温箱里的青铜婴儿,那东西正慢慢坐起身来,连接在三星堆金杖上的脐带发出琴弦般的震颤。
"这...这他妈是个活的?!"王援朝的声音都变了调,手电筒的光柱在婴儿身上乱晃。
青铜婴儿的皮肤在光线照射下呈现出诡异的质感——不是冰冷的金属光泽,而是带着体温的柔润反光。它抬起右手,五指张开时关节发出"咔咔"的轻响,每根手指的第二节指骨都刻着细小的铭文。
陆文渊突然认出了那些文字。是《考工记》里记载青铜器铸造的"六齐"配方,但最后一行被改成了"脐带血七分,青铜液三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