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带着队伍也没有隐蔽行军,一路上那是大张旗鼓。
在行军的间隙,李博还抽空去他父亲建立的那个大燕山基地去看了一眼。
这时那个大燕山基地一派荒凉,到处都是留有炮火洗劫过的痕迹。李博看到这个基地的样子,心里也是十分的不好受,毕竟这里留有他童年的影子。
他还在他小时候玩的那颗大树下面,找到了他小前儿藏在那里的嘎拉哈。
走过看过了,他也还是很无奈。虽说当年离开这里的时候,他就已经预料到了今天这里的结局,可是当亲眼看到,他依然还是不得劲儿。
离开这个大燕山基地后,李博就放下了心结,直接率队杀向了北平。
来到了北平的外围,他们就与光头党的部队遭遇了。对面可也真是重视李博率领的东北自治军,直接就是三十多万人倾巢出动。
将整个地域全部占满了,并没有有任何的部队前突出来,显得还很有层次。
不过李博可没有管对方是如何排兵布阵的,他在接到地下党传来的情况后,仅是简单的谋划了一下,就下令炮兵集中对着光头党的火炮部队开火了。
这就是知己知彼的好处。一轮饱和攻击后,在光头党的部队还没有缓过神的时候,李博第二道命令就又下达了。
命令火炮部队,对着对方的装甲部队进行了饱和打击。
而对那些步兵部队,李博根本就没有理会。即便现在是内战,双方处于敌对关系,但都是国人,李博可没有斩尽杀绝的想法。
这一轮的打击,直接就摧毁了光头党部队的士气。没有火炮没有了强力突击部队,他们的底气也就被打没了。
在李博下令停止炮击之后,那些光头党的部队,没做任何的犹豫,就撤向了北平城里面。
这次可就没有了所谓的层次感,扔下了一地的物资,惶惶的就跑掉了。东北自治军的炮火深深震撼到了他们,即便他们也都是能征善战之辈,但这种实力悬殊的对抗,也不是他们想体验的。
看着光头党的部队退回到北平城,李博并没有下令追击。
这个时候他可没有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想法。对于小鬼子他可以除恶务尽,可是对待国人,尤其是在知道对面都是抗击过侵略者的功勋部队的时候,他心里的那块柔软还是被触动了。
如果可以,他是希望与那些将领们把酒言欢,畅谈打鬼子心得的。
见所有的光头党部队都跑掉之后,李博就下令部队打扫战场,勤俭节约的品德还是要发扬光大。
至于光头党的飞机前来轰炸,李博也是嗤之以鼻,小鬼子的空军他都没怕过,更别说光头党的了。
如果那些飞机能够避开高射机枪以及突击队那些神枪手的狙击,而炸到他的话,他都给对方发嘉奖令。
这个时候,都不用李博发布命令,周边的部队就自发的对北平城实施了围困。
而这时,中央给李博发来了电报,让李博暂时停止军事行动。北平作为古都需要保护,不能做历史的罪人。
于是漫长的谈判就开始了,可李博并没有闲着。六个纵队既然出来了,没有多大收获怎么能行,于是李博就留下两个纵队堵门。其余的四个纵队,沿着冀省的海岸线开始了一路横扫。
什么津城什么塘沽就是一个清理,在得到谈判成功消息的时候,整个华北几乎就没有了光头党的势力了。
而有着东北自治军牵头,各路部队那是齐齐出战,一时之间整个长江以北那叫一个战事不断。
这时的李博却被中央给调了回去,重新成为了那个通讯员。
不过现在的他,可是可以参与军事了,但李博就是一个不说话,在这些大佬跟前,他不再是那个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领军大将,他还是一个小学生。
有着长老们的指点,李博现在就是读书读书再读书。认真的汲取着知识,不懂就问,有能人在前,不去咨询,自己还要装明白,那就是大傻子。
李博虽说没有做到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境界。可他的读书的精神,也是得到了长老们的夸奖。
对于李博,长老们是十分欣赏的。
谁家孩子能够在十多岁的年纪,就领军横击侵略者,并且从五十多人起,历经几年的光景,就带出了百万人的部队。
一切都可以凑巧,但所有的凑巧都集中在一个人的身上,那就不是凑巧了。
时间在李博孜孜不倦的读书中悄然划过,一晃就来到了1948年。
待北平城里的光头党部队接受收编以后,李博跟随长老们就到了北平城。
重游故地,李博也是感慨良多。而这时,他与他的父母重又团聚了。
喜欢从战场上的英雄到四合院的街溜子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从战场上的英雄到四合院的街溜子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