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山笼罩在灰蒙蒙的雾气中,沈默诚穿着带补丁的军大衣,用脚尖踢了踢脚下的黏土。这种黏土呈暗红色,黏性极强,是虎娃在空间边缘发现的特殊矿脉。少年蹲在一旁,手里攥着灵泉试纸,检测结果显示黏土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比普通黏土高70%。"沈叔,"虎娃指着矿脉延伸方向,"再挖三尺,就能连通空间的灵泉渗透层。"
沈默诚点点头,从棉袄内袋摸出张皱巴巴的图纸——那是他根据空间记忆绘制的砖窑结构图。窑体采用抗虫松木搭建框架,内壁涂抹灵泉黏土,再用虎娃刻的"固元符"镇压,既能提高烧制效率,又能掩盖灵泉波动。"柱子,"他转向赵铁柱,后者正背着竹篓往矿坑走,"今天先挖十筐土,记住,只挖表层。"
赵铁柱点头,竹篓底部垫着灵泉浸泡过的防潮布,能防止黏土中的微量元素流失。他的动作比平时慢了许多,虎娃知道,这是灵泉药剂在起作用——为了防止他过度劳累,沈明珠将安神粉加入了他的早餐粥。
砖窑选址在空间入口东侧的山坳里,四周用枯树枝和茅草伪装,从空中看就像一片废弃的采石场。虎娃在窑体周围布置了十二道"土掩阵",每道阵法间隔三尺三,对应空间灵泉的十二道支流。当第一铲黏土填入窑基时,虎娃点燃灵泉艾草,烟雾中隐约可见古老的符文在泥土中游走。
"这是干啥?"赵铁柱好奇地问。虎娃假装往火里添柴,实则在启动"障眼法":"柱叔,这是俺们乡下的'破土仪式',求山神爷保佑砖窑火旺。"烟雾飘到赵铁柱面前时,自动分成两股,一股带着普通艾草香,另一股则混有灵泉的安神成分。
砖窑的主体结构用了三天时间建成。沈默诚站在窑前,看着抗虫松木框架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想起在林场当学徒时见过的老砖窑。"虎娃,"他低声说,"明天点火,你去公社借台摄像机,咱们得留个'抓革命,促生产'的影像资料。"少年明白,这是为了应对未来可能的政治审查,用革命口号包装真实目的。
点火仪式在第四天清晨举行。沈秀兰穿着洗得发白的蓝布衫,胸前别着毛主席像章,手里挥舞着红宝书:"同志们!咱们的'红星砖窑'今天正式投产,这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她身后的虎娃悄悄将灵泉浓缩液倒入燃料堆,松木燃烧时腾起淡蓝色火焰,温度比普通柴火高300℃。
县建筑社的王科长受邀参加仪式,他看着熊熊燃烧的砖窑,眉头微皱:"沈厂长,这火焰颜色..."沈默诚早有准备,递上包灵泉腊肉:"王科长,这是俺们用松脂浸过的柴火,火旺!"王科长嗅着腊肉香,眼神逐渐放松,虎娃趁机用灵泉雾气模糊其记忆,让他忘记火焰的异常。
砖窑的第一窑砖在七天后出窑。虎娃用灵泉试纸检测青砖的抗压强度,数据显示达到每平方厘米80公斤,远超国家标准的50公斤。沈默诚摸着青砖表面的细密纹路,那是灵泉黏土在高温下形成的特殊结构,能有效抵御风雨侵蚀。"虎娃,"他低声说,"这批砖能卖个好价钱。"
与县建筑社的交易在公社招待所进行。沈默轩看着王科长在合同上签下"青砖十万块,单价两角五分",心中计算着灵泉消耗——每块砖需消耗灵泉0.01毫升,十万块就是一千毫升,相当于空间灵泉三天的再生量。"王科长,"他笑着递上烟袋,里面装着灵泉晾晒的烟叶,"俺们要求用布票结算,您看..."
王科长接过烟袋,深吸一口,突然剧烈咳嗽——灵泉烟叶的提神效果远超普通烟草。"沈厂长,"他喘着气,"布票有的是,但得先供货。"沈默轩早有准备,从帆布包里拿出五匹灵泉棉布:"这是样品,您先拿去给嫂子做件棉袄。"王科长摸着布料,眼睛一亮,当场盖章确认。
砖窑投产一个月后,公社突然召开"打击投机倒把"大会。沈默轩看着台上挂着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横幅,悄悄将砖窑的财务记录塞进鞋垫——那上面的"黏土来源"一栏写着"公社集体矿场",是虎娃用灵泉药水伪造的公章。
"下面请红星砖窑的沈默诚同志发言!"主持人的声音打断了沈默轩的思绪。沈默诚走上台,看着台下赵铁柱戴着的红卫兵袖章,突然想起虎娃布置在他袖口的"传音符"。"同志们,"他大声说,"俺们砖窑的每一块砖,都是在毛主席思想指引下烧出来的!"台下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虎娃在后排启动"音障阵",确保沈默诚的发言不会被断章取义。
大会结束后,李建国拦住沈默诚:"老沈,听说你砖窑的黏土不要钱?"他的眼神扫过沈默诚的鞋垫,那里微微凸起的轮廓引起了他的注意。"李主任,"沈默诚笑着拍了拍裤腿,"黏土是俺们纺织组的妇女们挖的,工分都记在集体账上呢。"虎娃适时撞了撞李建国的肩膀,灵泉雾气趁机侵入他的鼻腔,干扰其注意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