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十,雪后的阳光透过抗虫松木窗棂,在沈默轩的办公桌上投下菱形光斑。沈家兄妹围坐在抗虫松木桌前,桌上摆着刚从空间取出的黑土样本和灵泉检测报告。虎娃抱着古籍坐在角落,目光不时扫过石壁上的古老符文——那是他昨夜新破译的"地力循环术"片段。
"去年我们用黑土覆盖了八百亩地,灵泉消耗比前年增加了40%。"沈秀兰推了推眼镜,笔尖停在"资源消耗"一栏,"但空间的灵泉再生速度始终不稳定,上个月甚至出现了三天的停滞期。"沈默轩点点头,手指摩挲着玉佩,想起昨夜空间内灵泉突然枯竭的惊险场景——幸亏虎娃及时提醒,才避免了正在生长的麦苗枯死。
沈默诚突然拍桌,震得油灯摇晃:"要不把赵铁柱发展成正式成员?这小子现在干活卖命,上次公社突击检查,要不是他提前通风报信......"话未说完,沈默轩便抬手打断:"不行。他能守口如瓶已是极限,空间的核心秘密,必须仅限血缘亲属。"他转向虎娃,"从今天起,你每天跟着我进空间,学习灵泉的调配和黑土的再生仪式。"
少年的眼睛亮了起来,随即又垂下眼睑:"沈叔,赵铁柱叔昨天问我空间入口是不是在老槐树底下......"沈默轩心中一凛,表面却依旧镇定:"你怎么回答的?"虎娃摸出兜里的弹弓:"我说他肯定是中了后山的瘴气,老槐树早被雷劈了,哪来的入口。"沈默轩满意地点头,从抽屉里取出个铁皮盒,里面装着用灵泉浸泡过的记忆干扰草药:"以后跟他接触时,随身带着这个。"
会议持续到深夜,最终敲定了三项核心计划:一是在空间内开辟独立的灵泉再生试验区,由虎娃专职研究古籍中的恢复术;二是将猪场的存栏量提升至千头,利用"集体养猪试点"的名义申请更多政策支持;三是在县城设立秘密联络点,由老周负责对接黑市交易,分散风险。
凌晨时分,沈默轩独自走进空间。虎娃已经按照古籍记载,在灵泉旁设置了简易的祭坛。他看着少年认真摆放草药的背影,突然想起自己第一次进入空间时的场景——那时的他,也是这般充满好奇与敬畏。"记住,"沈默轩将玉佩放在祭坛中央,"每次仪式后,必须用普通泥土覆盖祭坛,决不能留下痕迹。"
正月十五,公社召开新年生产动员大会。沈默轩特意选了件补丁摞补丁的棉袄,坐在人群中显得格外朴素。王书记在台上慷慨激昂地讲话,他的目光却不时扫向台下的赵铁柱——后者正襟危坐,腰间别着沈默诚送的牛皮枪套,里面装着用于震慑的假手枪。
"今年,我们要把红星企业打造成全县的标杆!"王书记砸了砸桌子,"县革委会决定,让红星畜牧联合企业承担全县的良种繁育任务!"台下响起稀稀拉拉的掌声,沈默轩注意到,赵铁柱的拳头攥得发白——这意味着猪场将迎来更多双眼睛。
散会后,王书记单独留下沈默轩:"小沈,这是政治任务,"他递来一份文件,"下个月省革委会的调查组要来,你最好提前准备些'典型材料'。"沈默轩接过文件,扫过"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批注,心中警铃大作。他知道,所谓"良种繁育"不过是借口,调查组真正想查的,是沈家企业背后的"异常"。
回到家,沈默轩立即召开紧急会议。沈明珠从县医院带回消息:"调查组里有省农科院的专家,专门研究土壤成分。"沈默诚拍着猎枪:"要不把黑土试验区烧了,就说遭了虫灾。"沈默轩摇头:"不行,那样反而欲盖弥彰。"他转向虎娃,"把古籍里的'障眼法'找出来,我们需要让黑土的成分看起来普通。"
接下来的半个月,沈家进入一级战备状态。虎娃每天在空间里调配特殊药剂,将黑土中的灵泉成分分解成普通矿物质;沈秀兰重新设计账本,将灵泉消耗伪装成"新型饲料添加剂"采购;沈默诚则带着赵铁柱,在后山修建了十二处假的育苗棚,里面种植着普通的麦种。
省革委会调查组抵达的那天,天空飘着细雨。沈默轩站在猪场门口,看着调查组的吉普车碾过抗虫松木铺就的道路。为首的张专家戴着金丝眼镜,一下车就直奔试验田:"听说你们的麦苗冬天也能生长?带我去看看。"
沈默轩领着众人来到虎娃负责的育苗棚,里面的麦苗萎靡不振,叶片泛黄。"真是可惜,"沈默轩叹了口气,"半个月前遭了雹灾,不然......"张专家蹲下查看土壤,虎娃适时递上检测报告:"专家,这是县农技站的分析,说土壤缺钾。"报告上的数据经过精心伪造,显示氮磷钾含量均低于平均水平。
张专家捏了捏泥土,突然起身:"去看看你们的饲料间。"沈默轩心中一紧,表面却依旧从容。饲料间里,灵泉草药被粉碎成粉末,与普通麦麸混合。赵铁柱主动上前介绍:"这是我们的秘方,加了后山的野艾和山楂叶。"他抓起一把饲料,故意让叶片碎屑掉在地上——那是沈默轩提前准备的"证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