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毓芬原本笑呵呵的脸拉了下来。
就说这臭娘们儿没安好心,原来在这等着她呢。
小爷爷安排工作肯定不能两个一块安排,有先有后,那谁先谁后?
李毓芬作为大嫂,肯定第一个安排她。
罗德芬向来就会不露声色搞点小动作,没想到这次竟然打她工作的主意。
“谁家孩子不是这么过来的?等明年就把孩子送去屠宰场单位的育红班去。
孩子大了,有什么能比挣钱还重要。
孩子上学了得花钱,长大结婚还得花钱,就凭你大哥那点工资,家里一个月花销算下来基本不剩什么,我要是再没个工作,以后连孩子都养不起了。”
李毓芬说的不算夸张,她虽说不至于买个菜都要算计来算计去,但每个月家里的开销确实经不起有其他变动。
正常花费没问题,但是万一有个人情往来,或者打算给家里人做身衣服,添些别的物件,就得手紧一紧。
罗德芬两口子养一个孩子还算轻松,一岁多的孩子每个月有八斤口粮,但基本是吃不完的,所以大人相对来说还轻松一点。
但她家不一样,有三个孩子,大闺女过两年就要送去上学了,接着下面二闺女,小儿子的,一年比一年花钱多,可不就得提前打算。
送走两个大佛,胡惠知继续收拾东西。
嫁妆箱子里除了家里给的陪嫁,还有其他长辈给的压箱底。
叔叔舅舅他们每家给了五块钱,加在一起也是笔不小的数目。
胡惠知还是第一次手里有这么多钱,感觉就是不一样。
他们住的这个房间是三间房,中间一进来是个堂屋,平时招待客人用。
堂屋的北面是他们的房间,南面一间就用来放其他的杂物。
胡惠知家里给的陪嫁家具那天抬来的时候都堆在了这个房间。
要找时间把三间屋子里的家具重新分配一下。
胡惠知一个人反倒是无从下手。
亲戚们送了许多搪瓷盆搪瓷茶缸,毛巾肥皂。
现在东西的质量都非常好,一个搪瓷盆用几十年都不会坏,这么多一辈子也用不完。
胡惠知把这些东西都放在一个柜子里,以后出门送礼用。
整个房间堆满了大大小小的家具,想要进去都得侧着身子,简直无从下脚。
胡惠知放弃了,还是等王旭阳下班回来弄吧。
全都是实木家具,一张桌子她都搬不动,更别提其他的柜子了。
夏天太阳烈,哪怕中午才把被子抱出来晒,等到下午四五点的时候也已经晒得差不多了。
胡惠知把所有暂时用不到的被子毯子叠起来放到床头的橱子里。
眼看时间差不多了,打算去厨房看看晚上做什么饭菜。
刚走出房门,罗立群从院子外面进来,手里挎着篮子。
“老四媳妇啊,你中午吃饭了没?我跟几个老姐们儿去城外挖野菜,把你吃饭的事儿给忘了。
早上老四买了包子油条放在锅里,你看到没?”
罗立群一大早就走了,她跟几个老头老太太约好一起坐公交车去城外挖野菜,做了几张饼子卷咸菜,中午就不回来吃饭了,不然一来一回路上不够浪费时间的。
她是真把胡惠知给忘了,主要是最近几天胡惠知都没在家里吃午饭。
所以她还是想着中午就她一个人,随便对付对付就过去了,有事就不回来做午饭了。
等下午打算回来做饭的时候,老姐们说孙媳妇儿在家还能不把饭做好了?
她这才想起来胡惠知今天没出门,也不知道早饭午饭怎么解决的。
担心她刚到家里还不熟悉粮食蔬菜放在哪儿,万一在家饿了一天她回去可咋跟老四交代啊。
一想起这件事她就赶紧往回走。
但几十里的路也不是她几分钟就能走到的,从她走到公交站台坐车回来都过了两个小时了。
哎呀哎呀,这不完蛋了,把孙媳妇饿出个好歹,宝贝孙子不得心疼死啊。
胡惠知刚想着不知道晚上做饭要做些什么呢。
家里的粮食在哪,吃米饭还是吃馒头,菜上哪儿去买,她通通不知道。
但是家里就她一个人在家,要什么都不做也不好,正巧奶奶回来了。
“奶奶,我中午吃过了,早上旭阳买的早餐多,吃了两顿都差点吃不完。”
这是实话,王旭阳生怕她吃不饱,包子馒头,豆浆油条什么都买了,还煮了茶叶蛋。
胡惠知的饭量不算很大,更何况屋里还放着不少能填肚子的饼干糕点。
罗立群松了口气,吃饭了就好,也是她糊涂,这么重要的事情都忘了。
两人说着话,罗立群拎着菜篮子到井边,把里面的野菜倒了出来。
这个季节的野菜不多,就算有也老了,所以能挖的也就那几样。
马齿苋,灰灰菜,胡惠知看着一点食欲都没有。
乡下最不缺的就是这些野菜,春季家里没什么菜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上山去挖,没油水味道也不咋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