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洲的冰原被无尽的暴风雪吞噬,狂风卷起细密的雪粒,发出刺耳的呼啸,宛如无数幽魂在荒野中低吟。
天空被厚重的铅灰色云层覆盖,遮蔽了任何一丝阳光,只留下冰冷而单调的灰白光线,洒在无垠的冰面上,反射出刺眼的寒光。
空气寒冷刺骨,温度低至零下四十度,湿冷的雪花黏在任何暴露的金属表面,迅速凝结成薄薄的冰壳。
厄普西隆阵营的基地车——一辆庞大而狰狞的装甲运输车——在风雪中顽强前行,宽大的履带碾过厚实的冰层,发出低沉的嘎吱声,震得地面的雪尘微微扬起。
车身涂着暗紫色与黑色相间的迷彩涂装,表面结了一层薄霜,棱角分明的装甲板上镶嵌着脉动的能量导管,散发着幽冷的光泽。
车顶的雷达天线在狂风中微微晃动,顶端的传感器被冰霜覆盖,却依然顽强地旋转,扫描着周围的每一寸冰原。
基地车的履带宽达两米,每一次碾压都留下深深的辙痕,冰层在重压下发出轻微的裂响。
车体两侧的观察窗由三层强化玻璃制成,边缘凝结着细小的冰晶,模糊了窗外的景象。
车厢内,暖气系统嗡嗡作响,散发出干燥的热气,与外界刺骨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
指挥舱内,厄普西隆阵营的首席指挥官异教端坐在一尊由黑色金属与紫水晶雕琢的指挥席上,深色长袍裹住他瘦削而高大的身躯,袍摆垂落在地。
兜帽遮住大半张脸,只露出尖削的下巴,他的眼中闪烁着冷酷与狂热的交织光芒,仿佛能洞穿一切。
他的左手轻抚着一块镶嵌紫水晶的金属吊坠,吊坠表面刻着厄普西隆的标志性纹路,指尖摩挲时发出轻微的金属摩擦声。
异教的目光在面前的全息投影屏上来回扫视,屏幕悬浮在半空,散发着幽蓝色的光芒。
屏幕上滚动着加密的情报与国际新闻,文字与图像在风雪的低鸣中显得格外刺眼:俄罗斯总统在完成对印度的访问后,近乎“仓皇而逃”,莫斯科的《真理报》与《消息报》对此讳莫如深,仅以“访问顺利”搪塞,克里姆林宫内部却传出叶利钦震怒的传闻。
美国在波斯湾附近被天秤击沉一艘“提康德罗加”级巡洋舰后,出乎意料地保持沉默, Pentagon封锁了所有相关消息,CNN与《纽约时报》的记者被禁止靠近事发海域,五角大楼的新闻发布会上仅提及“例行巡航”。
而在中东,厄普西隆的秘密行动已悄然展开,叙利亚与伊拉克边境的五座美军前哨站在一夜之间化为废墟,卫星图像显示爆炸现场残留黑色痕迹。
异教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冷笑,薄唇几乎没有血色,心中暗道:
棋局已开,羔羊的命运早已注定。
驾驶舱内,驾驶员全神贯注地操作着控制杆,双手裹着厚实的防寒手套,指关节因用力而泛白。
面前的仪表盘上,数十个指示灯闪烁着红绿光芒,地形扫描仪的屏幕显示出前方冰原的起伏与裂缝,红色的警告线标出潜在的冰隙。
副驾驶席上的导航员低头核对着卫星地图,手中的平板终端屏幕映出他的脸,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尽管车厢内的暖气让空气温暖而干燥。
他的军服袖口微微卷起,露出布满冻疮的皮肤,显然在南极的极端环境下已工作多日。
异教的目光扫过驾驶员,右手敲了敲地图。
导航员猛地抬头,声音略显紧张,带着一丝斯拉夫口音:“指挥官阁下,还有二十公里到达南极点,大约需要一小时。风雪减弱了,能见度提升到五百米,雷达未探测到其他国家的侦察单位。”
他顿了顿,咽了口唾沫,补充道:“不过,前方的冰层有几处裂缝,建议减速绕行。”
异教微微颔首,目光转向车厢侧面的观察窗,眼中闪过一丝不屑。
绕行?不必。直接通过,冥府守护神会处理。
他的神情平静却透着绝对的自信,像是早已习惯了碾碎一切障碍。
窗外,风雪模糊了视野,但仍能隐约看到四辆巨型金属战争巨兽跟随在基地车后方,庞大的身影在雪雾中若隐若现。
那是尤里科技的巅峰之作——“冥府守护神”。这些史诗级载具每一辆都高达十五米,宽大的履带碾碎冰层,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震得地面的雪尘四散飞扬。
它们的装甲厚重如堡垒,表面覆盖着暗紫色的复合陶瓷板,板面镶嵌着脉动的紫色能量导管,导管内流动的能量发出低沉的嗡鸣。
车体中央的溶解射线发射器微微发光,幽绿色的光芒在风雪中显得诡异而恐怖,发射器的外壳由高强度合金制成,表面刻着复杂的能量回路。
冥府守护神的顶部装有对空雷达,圆形的传感器在风雪中缓缓旋转,确保任何空中威胁都无处遁形。
异教的眼中闪过一丝满意,这些“冥府守护神”不仅是厄普西隆的终极武器,更是南极核心基地的最后防线,足以将任何胆敢靠近的敌人化为灰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