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云湛的精心准备中,而在距离幽州千里之外的汴京城内,大宋皇宫的垂拱殿中,皇帝的重要大臣们正在商讨一件棘手的问题——从辽邦流入的私盐,正是李云湛的“雪盐”。
垂拱殿内,气氛凝重。赵祯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目光扫视着殿内的众臣。殿中站满了身着朝服的大臣们,他们个个面带忧虑,低声议论着。
宰相文彦博出列,拱手道:“官家,近日来,从辽邦流入我大宋的私盐数量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了我朝的盐政。这些私盐不仅扰乱了市场,还导致官盐滞销,国库收入大减。”
赵祯点了点头,面色凝重:“朕也听说了此事。这些私盐的来源不明,但据可靠情报,它们大多来自幽州一带。朕想知道,这些私盐是如何流入我朝的?”
户部尚书王拱辰出列,拱手道:“官家,据臣调查,这些私盐大多通过边境的走私通道流入我朝。幽州一带的盐场,原本是辽邦的重要盐产地,但近年来,这些盐场的盐产量不断增加,且价格低廉,吸引了大量的走私者。”
赵祯微微皱眉:“这些走私者难道不怕被我朝的边防军捉拿吗?”
王拱辰摇了摇头:“官家,这些走私者大多是幽州当地的百姓,他们熟悉地形,且行动隐秘。我朝的边防军虽然加强了巡逻,但边境线漫长,难以完全封锁。”
文彦博补充道:“官家,臣认为,此事不仅仅是走私问题,还涉及到辽邦的盐政。幽州一带的盐场,原本是辽邦的重要盐产地,但近年来,辽邦的盐政管理混乱,盐产量不断增加,导致盐价暴跌。这些盐场的盐民为了生计,不得不通过走私将盐运到我朝。”
文彦博的话音刚落,参知政事贾昌朝出列反驳道:“官家,文相所言虽有道理,但臣以为,‘为了生计’这一说法难以令人信服。据臣所知,这些私盐在大宋境内已经卖出了天价。一斤食盐在幽州边境卖出了五十贯,而在江南等地更是卖出了百余贯一斤。如此暴利,绝非普通盐民为了生计所能涉及。”
赵祯沉思片刻后说道:“贾卿所言不无道理。朕也听说了,这些私盐不仅价格高昂,而且质量上乘,甚至比皇家贡盐还要好。这背后恐怕另有隐情。”
御史中丞吕诲也出列道:“官家,臣也有所耳闻。这些私盐的来源神秘,不仅数量庞大,而且质量上乘。臣怀疑,这背后可能有辽邦的官员或权贵在暗中支持,甚至可能是辽邦为了扰乱我朝经济而故意为之。”
宰相文彦博也出列道:“官家,臣认为,派一名得力的大臣前往幽州一带,调查此事,并与辽邦交涉,要求他们加强盐政管理,杜绝私盐流入我朝。”
文彦博的话刚落,殿内便传来一阵低语。有人表示赞同,但也有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参知政事贾昌朝出列,拱手道:“官家,文相所言虽有道理,但臣以为,如此暴利,辽邦怎么可能轻易放弃?
此时,兵部侍郎韩琦出列,拱手道:“官家,臣也有所耳闻。辽国境内党项归夏,臣怀疑辽邦私盐之举是为了筹集军费以做攻夏之用。这些私盐的利润极高,足以支持辽邦的军事行动。”
韩琦的话引起了殿内一片惊呼。一些大臣纷纷表示,如果辽邦真的在通过私盐筹集军费,那么这将是一个严重的威胁。大宋必须采取措施,防止辽邦的军事行动对大宋造成影响。
此时,兵部尚书王德用出列,拱手道:“官家,臣以为,辽夏之间若真的打起来,对我朝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最好他们打个两败俱伤,我大宋这边也能太平几年。”
王德用的话引起了殿内一片议论。一些大臣纷纷表示赞同,认为辽夏之间的冲突可以消耗双方的实力,减轻大宋的边境压力。然而,也有大臣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贾昌朝的话引起了殿内一片沉思。赵祯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王卿和贾卿所言都有道理。辽夏之间的冲突确实可以减轻我朝的边境压力,但也可能引发更大的不稳定。因此,我朝必须采取灵活的策略,既要防止辽夏冲突波及我朝,又要利用这个机会,巩固我朝的边境防御。”
宰相文彦博出列道:“官家,臣以为,我朝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边境防御,确保我朝边境的安全;其次,我朝可以暗中支持西夏,削弱辽邦的实力,但要确保不引发辽邦的强烈反应。”
兵部侍郎王德用出列,拱手道:“官家,文相所言虽有道理,但臣以为,暗中支持西夏并非良策。前些年我朝与西夏交战,三场大战皆败,损失惨重。如今若再支持西夏,一旦天下人知晓,必会骂朝廷反复无常,甚至会引发西夏的贪婪之心,对我朝边境造成更大的威胁。”
参知政事贾昌朝出列,拱手道:“官家,王公所言不无道理。前几年与西夏的战争,我朝确实损失惨重。至使李元昊立国,若此时再支持西夏,不仅会引起天下人的不满,还可能引发辽邦的强烈反应,导致边境局势更加复杂。”
宋仁宗赵祯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说道:“好了,辽夏还没打起来,此事容后再议。先说说私盐之事。
最后众臣商议无果,毕竟不能在辽地抓人,只能加强过境巡逻。”
喜欢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我的帝国将大宋包围了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