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这已经不是一座普通的城,而是艺术与科技的象征,他处处透露出这个时代没有的设计理念和工艺。
城墙巍峨宏伟又兼具防守与进攻功能,城头宽度达到十二米,中间是马车铁轨,可以快速机动增援任何一处城墙。
城墙之内,是四层空间,第一层是墙底马厩与仓库,守城兵营房(内部有五米进深三米五高度拱顶房),从五米五高度起是三层拱顶兵营,三层合计有房间两万多间,因为宽度足够(城墙底宽15米),所以除了营房,还有宽阔的走廊,操练房,指挥,仓库,食堂,浴室,厕所等等公共区域。
也就是说,光这个城墙之内就可藏兵十余万。
城市之内,一横一竖两条百米大道中间是主水道,水道用的是两米宽度的水泥暗渠,暗渠两侧种植的是绿化树木。
横竖两条主水道延伸至城中十二条支道,再通过四十八条干道延伸至城中一里间隔的角角落落。
理论上,在不发生缺水或者暗渠坍塌的情况下,城中居民不管哪个角落一里内必有饮用活水。
城中排水明渠也差不多,只不过暗渠在马路中间,明渠在马路两侧。
为了减少污水污染,别山律法还规定家家户户排污口必须安装三层沉淀池过滤生活污水。
城中建设目前只有主干道(五十米宽度以上)两侧铺面豪宅基本上建成,其他地方有些已经初具规模,有些只围了自家宅基地围墙,有些连围墙也没围杂草丛生。当然,外围还有七八个大区宅基地还没有卖出去。
不管是已经开工建造还是杂草丛生,这都是国民的宅基地,都是未来的家,别山律法约定私产神圣不可侵犯,所以即使再荒芜,也是风能进雨能进官吏封君不能轻易进的神圣之地。
城中心四大国家机构目前只开发出一个角,剩下的附属建筑,及春夏秋冬四季公园,体育馆图书馆艺术馆博物馆四大馆,可能需要数年甚至于数十上百年时间慢慢建设。
城墙之外,护城河宽达三十米,护城河之外十里预留成工业区,目前只有东城外有些许工坊。
如此大城,保守估计可住国民四百万,而且还家家户户有三百六十平宅基地。
当然,巨城都是从内部攻破的,城中七国势力犬牙交错,各种思想各种理念多如牛毛,吕涛相信,只要敌军真的兵临城下,城中敌对势力,卖国势力,投降势力,黑暗势力,愚昧势力等等绝对会有人主动开城投降。
所以,战争只能放在国境之外大江大河之中。
吕涛自己都懒得住进商城之内,哪怕他在城中也有宽阔的宅基地。
为了化解城内矛盾抑制各种势力,城中纵横大小道路将内城划分成一里见方内的小区域,平民区更是被划分成六十米小区域。
当然,为了建设如此巍峨城墙和城中四通八达的交通线,特别是地下明暗水渠,城建开支高到离谱,哪怕城中商税再多,估计也需要十年时间偿还贷款。
当然,城中还有七八块大区土地尚未发卖,如果能高价拍卖给七国权贵,是可以填平城墙开支。
但国相和别山君父子皆认为应该抑制权贵豪强成片购置土地,而是应该把宅基地廉价卖给平民。
毕竟权贵豪强难抑,而平民容易驯服,两父子皆不希望花如此心血建设的巨城成为豪强的天下。
城墙既然建成,剩下的只剩下发展了,吕涛相信吕不韦的能力与手段,所以他决定四月初出海探索新世界。
吕涛固执己见要亲自探索新世界,赵夫人被气得恨不得绑缚住此子胡闹,几个妻妾也担心不已。
可吕涛去意已决,一来现在已经有五十米长度巨舰二十二艘(十艘运输舰),七十米巨舰一艘;二来是不断涌入越来越多的投奔平民,别山国目前尚有点土地可开发,可吕涛明白,用不了多久,这三城之地将开发完毕,他真不希望如后世一样往别山深处开发。
别山已经制定了《环境资源律》,律法规定只能砍伐平原之树木,也就是说,只要砍伐至别山脚下,便再不许砍伐山上之树木,至于矿产,更是控制在封君手里,严禁私人开采。
树木,特别是原始森林,保得住则水源旺盛万物生长,保不住则会变成一块死地,以后想再生长出如此巨木几乎不可能。
所以,探索新世界已经是迫切之事,目前燃眉之急就是找到新的平整土地,新的更宽广的肥沃之地,有了土地,大不了给愿意迁徙之民每户百亩永业田。
四月初十风和日丽,舰队物资诸事准备完毕,吕涛携带一艘七十米战舰,五艘五十米战舰,十艘五十米运输舰杨帆而下起航出发。
此次探索水军指挥乃别山舰队旅长吕林,共出动水军精锐战兵三千,操舟技术兵五百,各类匠人五百,再加上无数燃料,各类商品,军械,淡水,粮食无数。
一路顺江而下水流平缓水面越来越宽阔,舰队每途经一地,两岸之民无不大惊失色惊慌失措,从别山至大江出海口千余里水路,新式战舰清早出发夜幕降临时已经到达出海口,沿途只花了不足七个时辰,这一切因为有蒸汽机的加持。
这个时代,大江出海口还没有崇明岛这个沙洲,也可能是这个时代水量充沛未形成沙洲。
舰队第一次进入辽阔大海天已经黑了,为了保险起见,吕涛命令舰队在出海口附近寻找一避风口放下船锚。
一夜在惊涛拍舰中度过,第二天大清早,吕林第一次看见如此无边无际之大海不由得心生恐惧,大海的辽阔让脚下的巨舰是如此渺小而脆弱,仿佛再大的风浪就能拍散这艘木船。
吕涛也被辽阔的大海深深震撼,虽然他不止一次见过大海,可真正的踏入大海是第一次。
人对未知会产生莫名的恐惧,就像吕林这个庶出兄弟,他此时早没有大江之上的意气风发,而是战战兢兢脸无人色不停喃喃自语:“……我们真的要出海吗?要不打道回府吧!这波浪也太大了,若一着不慎,我是无所谓,三弟你乃千金贵子……”
喜欢世家的上下三千年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世家的上下三千年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