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九年闰三月,西北天际有彗星出现。】
【放我们现代人眼里,大家就凑个热闹:啊啊啊!有流星雨,我要赶紧许个愿。】
【可在古人眼里就是:啊啊啊!“孛星现,灾祸起”,这可是不祥之兆呐。】
【于是,言官借此机会向明神宗万历进谏。按照前辈传统,万历此时就该自我反省,甚至下“罪己诏”求老天爷宽恕。】
【像前面王安石变法,遭遇大旱,宋神宗赵顼就下了“罪己诏”。】
【但万历他精神状态简直是领先咱们二十年,他不反省自己,只责怪他人。】
叶非雪神情感慨:这令人羡慕的精神状态。
【万历先降旨将六科十三道官员各自罚俸一年,敕令群臣反省修德,后又下诏指责六科十三道言官失责:
“天垂星变,群奸不道。汝等职司言责,何无一喙之忠以免瘝旷之罪?”】
【一顿操作下,黑锅顺利被万历甩在了言官们身上,估计言官们也很迷茫?】
【本以为是你好我好大家好,花花轿子人人抬的常规操作,结果被被玩了一把。】
【于是,疑问来了,万历为什么要这么干呢?这就不得不提及万历年间出了名的国本之争。】
【中国古代历来有“太子者,国之根本”一说,国本之争,争的就是太子之位,争的就是皇位继承权。】
一听天幕提起争位之事,李世民整个人都不好了。
说实话,与李建成争夺皇位的这些年,没一天他是过得轻松的。
【“国本”,立太子,是关乎江山传承的大事,而大明太子之位一向立得早。】
【譬如,万历他伯父庄敬太子朱载壡四岁就被立为太子,万历本人六岁被立为太子。】
【于是,大臣们估摸着时间,就开始催促起了万历。】
【而在明朝,立太子明太祖朱元璋特定了规矩:
“父死子继,立嫡立长,有嫡立嫡,无嫡立长”。】
【当时,王皇后是无子的,因此太子之位就轮到长子朱常洛。】
【可惜,朱常洛是万历偶然宠幸李太后宫中的宫女所生,因为生母身份卑贱的缘故,不得万历重视。】
【万历重视的是郑贵妃与郑贵妃所出的三儿子朱常洵。】
【眼看万历如此宠爱朱常洵,又迟迟不立太子,群臣们不禁怀疑万历想废长立幼。】
【紧接着,他们对万历展开奏折轰炸模式,奏请万历,立朱常洛为太子。】
吕雉盯着天幕,眼底流露出一丝冷意。
刘邦也是如此宠爱戚夫人和刘如意,不喜欢她与刘盈。
而且,刘邦已经不止一次向臣子提出废太子。
【对于大臣们的提议,万历很不乐意,坚决反对,采取奏折留中、不理睬,甚至不上朝的摆烂斗地主操作。】
【万历十八年,眼看着朱常洛虚岁都快九岁了,还没出阁讲学,群臣纷纷坐不住了,一场立太子的极限拉扯之旅在万历和群臣之间展开。】
【
内阁辅臣:立太子,让皇长子出阁读书。
万历不耐:不立,皇长子年纪还小。
内阁辅臣:立太子,不立我们集体辞职。
万历拖延:不立,再等两年,等皇长子十五岁。
工部主事:约定日期快到了,陛下您该行动了。
万历耍赖:不立,时间还没到,你们违旨了,再延期一年。
内阁辅臣:立太子!!!】
【羽扇定山河:前前后后拉扯了长达三十年,六六六。】
【谪仙人捞月:还是万历太无能,你看康熙太子立了废,废了立,把群臣儿子们耍的团团转,群臣啥也不敢说。】
【政哥的狗腿子;这事怪朱瞻基开了一个坏头,宠爱孙贵妃和大明战神朱祁镇,还找借口废了胡皇后。万历把郑氏立为贵妃,朝臣们能不慌,一个朱祁镇就差点把大明玩完,要不是于谦和朱祁钰力挽狂澜,大明已经无了。】
【粽子委屈:别说大臣们慌了,搁我我也慌,大明的三大顶级卡牌于谦、王阳明与张居正可都已经出完了。】
【六边形战士;朱常洛真的挺不容易,当了太子,结果二十年名存实亡,好不容易登上皇位,偏偏在位不到一个月就嗝屁了。明仁宗在位十个月都够短了,他连明仁宗十分之一都没有。】
......
别说是天幕里的大臣慌了,天幕下的朱棣看到老爹翻《祖训录》心也慌,只觉得心里像被人重重砸了好几下。
《祖训录》上《礼仪》一章明确规定了太子及诸王后世的字辈,太子朱标后代字辈是允文遵祖训,而朱棣后代字辈是高瞻祁见佑。
朱元璋深深的看了一眼朱棣,目光锐利如冰:“朱瞻基!朱祁镇!老四你可真有本事,咱怎么不知道你有这么大志向?”
他一称王,立朱标为世子,一登基做皇帝,就立朱标为太子。
朱标从始至终都是他唯一选择。
朱棣:不敢动!真的不敢动!!!
感受到四周如影随形的目光,朱棣瑟瑟发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