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轻叹一声,打破了这看似平静的僵局,转而投出话题以缓和氛围:“陛下以为该如何给宁蝶羽赐封?她可是宁家孤女,父兄曾跟随先帝保家卫国,马革裹尸。绝不能让英雄后人寒了心啊。”
箫御珩一边思索一边将话题交还:“以母后所见?”
太后与皇贵妃对视片刻,心照不宣地微微点头:“蝶羽生得温雅柔美,且家族功绩卓着,不如先封为‘宁嫔’。”
太后继续劝谏:“虽不必急授高位,但宁嫔之位已能让她立足宫廷,并接受皇上的教诲,将来也能为陛下解忧。”
箫御珩高坐于殿上,目光沉稳,眼角余光轻扫宁蝶羽,微微点头示意,未发一言。
太后端坐凤椅,仪态雍容,轻声问:“陛下,今日秀女里可有心仪之人?”
箫御珩看向林弦月,目光中满是欣赏,朗声道:“林氏嫡女林弦月。”
林弦月莲步轻移,上台先向太后行大礼,又依次向皇贵妃及众嫔妃行礼,身姿优雅,尽显名门风范。
箫御珩神色平静,语气坚定:“林弦月才艺卓绝,舞姿动人,深得朕心,特封贤妃。”
太后颔首默许,皇贵妃抿唇不语。可其他嫔妃瞬间炸开了锅。
璇嫔眉头紧皱,满脸嫉妒,悄声对丽妃说:“这林弦月不过跳了支舞,就被封贤妃,陛下太草率了。”
丽妃一脸不甘,附和道:“就是,我们辛苦侍奉,她一来就占高位,往后日子可怎么过。”
良妃面露忧色,低声道:“这新封的贤妃不简单,后宫要热闹了。”
林弦月听闻册封,旋即端庄谢恩。
一时间,嫔妃们议论纷纷,不满与揣测交织,大殿内气氛微妙又复杂。
而在此时,顾清鸾与黎璐的封位问题,也被提上了议程。
作为内阁首辅顾延之的女儿,顾清鸾被看作是有可能在宫中扶持皇权的潜力人物,她的独特气质与无与伦比的书卷气质让她成为箫御珩眼中合适的辅佐之才。
箫御珩以她的出众才华和显赫家世为由,赐封顾清鸾为“书妃”。这个封号不仅承认了她的身份与地位,更凸显出对她背后所代表的寒门子弟的看重。
箫御珩目光一转,落在黎璐身上,继续说道:“至于黎璐,其母族虽非高门大户,却也为朝廷尽心尽力。黎璐之父黎宏,官拜礼部员外郎,掌管礼仪祭祀诸事,多年来恪尽职守,未有差错。特赐封你为‘璐嫔’,望你能在后宫之中,延续其家族的谨严之风。”
此言一出,众人的目光纷纷聚焦在黎璐身上,只见她面露惊喜,旋即盈盈下拜,谢主隆恩。
而嫔妃们又是一阵交头接耳,对这新的册封议论纷纷,大殿内的氛围愈发热闹起来 。
夜色降临,整个皇宫笼罩在一片寂静的光影之中,辉煌的灯火如星辰般点缀于漆黑的天空。一如往日,每当夜幕降临,皇帝的寝殿内,总要在众多妃嫔的牌子中作出选择。
是日晚间,箫御珩在用膳过后,坐于书房正在习惯性地翻阅着一天中奏折。太后处的内侍小心地呈上选妃的牌子,道:“陛下,太后懿旨,今晚安排宁嫔侍寝。”
箫御珩眼皮一抬,话语中并无太多情绪波动:“太后的话,自然是要听的。”
说罢,他漫不经心地将宁嫔的牌子搁于桌旁,随意翻看手中奏章。
晚风轻送,明月如钩。箫御珩的寝宫,早已装点得如花海一般,尽显一派柔美雅致。婢女们将红色的流苏灯笼高高挂起,暖色的光辉旋转投下,似为这夜晚的温情包裹上一层轻纱。
宁嫔早已装扮妥当,身着绛红色的轻纱长裙,发髻间插着一支淡金色的凤钗,整个人显得格外温婉动人,脸上却带着些微的紧张与期待。
随着箫御珩的进入,宁嫔盈盈跪拜,礼数温婉,轻声道:“臣妾恭候陛下。”
箫御珩点头不语,目光在她身上扫过,眼中毫无波澜。尽管已事先准备,宁嫔依旧面若红霞,垂下的眼波透出羞怯。
烛火摇曳,宁嫔身姿婀娜:“陛下,容臣妾伺候您更衣。”
声音轻柔得仿若春日微风,带着丝丝缕缕的媚意。
宁嫔动作轻柔伸向箫御珩衣领。她微微踮起脚尖,白皙的手指灵活地解开领口处的第一颗盘扣,那动作细致入微,仿佛在拆解一件稀世珍宝。
每解开一颗扣子,她都会不自觉地抬眼,偷瞄一下箫御珩的神情,见他神色平静,目光中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宁嫔心中微微松了口气,动作也愈发流畅。
待将所有扣子解开后,宁嫔双手轻轻捏住朝服的两肩,微微用力,缓缓将朝服从箫御珩的肩头褪下。烛火依旧跳跃,映照着两人的身影,气氛愈发显得暧昧而静谧 。
箫御珩褪下中衣时,雪缎般的布料顺着肌理缓缓下滑,宛如月光漫过冰峰。
刀削般的下颌线在烛火中忽明忽暗,日间端方的冕旒已卸下,此刻眼尾微挑,眉骨如寒刃般锋利。胸肌在半掩的衣襟下若隐若现,八块腹肌随着呼吸起伏,肌理下暗涌的力量感令人耳热心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