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在锦城西门外边,其实具体位置已经属于锦城郊区。从市区坐公交车过去大概就需要接近两小时。
吃过午饭后我和刘雪婷整装出发。我背上背着一个特大号的旅行背包,里面装着我们这次出去露营需要的所有物品。
电筒、电池、帐篷、吃的喝的一应俱全。刘雪婷手上只提着个小包。里面装了些刘雪婷认为有用的东西。按照刘雪婷的说法就是有备无患,管它有用没用都带上。即使没用上,露营结束再背回来就是了,如果到时候需要用的时候才发现需要的东西没有带,那就芭比扣了。
最后还是拗不过刘雪婷只好让她也提了个小包。这一路上我们先是坐公交,然后换班车。最后才在距离西山不远的地方找了一辆当地的火三轮才到了西山脚下。
西山其实并不高也就百来十米。不过由于锦城是一个平原地带,所以在锦城西边的城边上有这么突兀耸立的一座山就显得高了。据刘雪婷说在天气晴好的时候站在西山顶可以俯瞰整个锦城。
怀着能俯瞰锦城的愿望我和刘雪婷开始了登山。
西山虽然并没有被完全开发出来,上山的路还是蛮好走的。从山脚下开始都是石板路,沿着缓坡的路走个几十米就会出现几步或者十几步阶梯。由于不是全程都是石梯所以爬起来倒也感觉不费劲。
路的两边种满了我叫不出名的树。道路清幽,阳光从树叶间隙洒下几缕,映照在石板路上让清幽的石板路多了几分灵气。
在清幽的石板路上只有我和刘雪婷两个人在慢慢的攀爬。我和刘雪婷都没有说话,就怕打扰了这份宁静。
山路大概爬行了一半后刘雪婷看着我额头上已经有了些许汗珠,刘雪婷掏出纸巾将我额头的汗珠擦去问道:
“远达累了吧?我们已经爬了一半了,再努把力就上山顶了。”
我笑着说:“不累,这才哪到哪儿呀。这山山势不算陡,爬起来并不费力,比起上次我们爬的蚂蝗山来说算轻松的。”
刘雪婷眨眨眼睛看着我不信道:“可是你背上还背了好大一个包呢,这包起码就有二十多斤。真的不累吗?要不我们换着背吧,你歇歇让我也背会。”
看着刘雪婷满眼的关心我笑着说道:“不累啊,俗话说宁背千斤不提二两。这意思就是背在背上的东西再沉只要背在了背上就不沉了。”
刘雪婷不确定的问道:“真的吗,真的有这句俗话吗以前我怎么没听说过?”
“哈哈,丫头你以前不是在学校里边读书就是在办公室里工作根本就没有和用力气挣钱的打工人接触过,这种俗话你没听说过也正常。”我看着刘雪婷又可爱的皱起了眉头哈哈笑道。
刘雪婷嗔怪地看了我一眼不满道:“诶,钟远达你别瞧不起人,你又比我强多少你从小到大还不是跟我一样。”
“你又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听说的这句俗话。还不快快从实招来。”
看着刘雪婷每次被我揭短后都会耍起无赖我就愈发觉得这丫头的可爱。我摸着刘雪婷的头发不停地揉搓着,直到将她头发揉乱。
刘雪婷伸手拍开我揉乱她头发的手不满道:“讨厌!每次都把人家头发弄的乱糟糟的。就想打岔,哼本小姐才不会上你的当。还不快说你是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听说的这句俗话?”
我假装一副被刘雪婷看穿的样子小心翼翼说道:
“看来我们家雪婷就是聪明,明察秋毫啊。不过这句俗话还真不是我瞎编的。这也是我听来的。”
“哼哼!知道就好,告诉你钟远达你可别想着忽悠我,我可是没那么容易被忽悠的。”
刘雪婷听我夸她聪明傲娇的说道。
我不再逗刘雪婷,抬头斜上方四十五度看天一副回忆的模样说道:“记得那也是一个酷暑的夏天,我刚刚确定好我要把静吧这项伟大的事业做的风生水起。于是我找好了开静吧的位置,做好了静吧内的所有布置万事俱备就只欠东风了。”
“这东风是什么呢?”
“东风是什么啊?”刘雪婷也跟随我的思路好奇的问道。
我看着刘雪婷好奇宝宝一样的睁大眼睛望着我,等待着我的答案。看来刘雪婷也被我这几句话给吸引了,想知道个究竟。
不再卖关子继续说道:“这东风就是书呀。静吧里没有书读者大大们就不会来静吧坐坐了……”
“对哦,你的静吧内部都布置好了缺的不就是书吗?”刘雪婷后知后觉的恍然大悟,又不解的问道,“可这和那句俗话有什么关系呢?”
看着刘雪婷舒展的眉头又皱了起来我哈哈大笑说道:“哈哈哈,这关系可就大了去了。听山人慢慢道来。话说静吧内没书可看的问题被山人发现后,山人并未着急。山人就去到了禹城各个图书市场准备从这些图书市场采购一批图书回静吧。你说山人这是不是一锦囊妙计?”
“这算啥锦囊妙计,静吧没书就去买书这有什么大不了的,瞧你说的玄之又玄的。唉,对了你一直提到山人。山人是谁啊?”刘雪婷听了我跌宕起伏的讲述后不忿的说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