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静祥和的庄子里,桃夭姑娘宛如春日盛开的繁花,与每个人都相处得极为融洽。
她性格开朗,心地善良,总是带着真诚的笑容,无论是帮着农妇们操持家务,还是与孩子们嬉戏玩耍,都让人感受到她的温暖。
千荡村的村民们对她更是奉为上宾,哪家做了好吃的,都会热情地招呼她去品尝;
哪家有了困难,她也总是第一个伸出援手,一来二去,大家都把她当成了自家人。
就这样,悠悠然大半年的时光悄然流逝,桃夭在这世外桃源般的地方过得乐不思蜀,几乎忘却了外面世界的纷扰。
然而,命运的转折总是来得猝不及防。这天,一封来自言府的家书突然送到了她的手中。
家书之上,言辞恳切,说是大夫人病了,十分想念桃夭,想要她回去看看。
桃夭看着这封信,眉头微微蹙起,她心里清楚,事情恐怕没这么简单。
大夫人素来习惯使唤她,若自己真的回去了,少不得又要被拘在夫人跟前伺候。
到那时,想要再回到这自由自在的庄子里,可就难如登天了。
无奈之下,桃夭来到老太君的住处,将心中的忧虑一一诉说。
老太君坐在雕花的太师椅上,神色和蔼,她轻轻拍了拍桃夭的手,缓缓说道:“桃夭,既然是大夫人病了,那你就回去看看。你放心,若是大夫人留你,你就差人告知与我,太君不会不要你的。”
桃夭眼眶微微泛红,感动地将脸颊敷在老太君的手背上。
在这段日子里,老太君对她关怀备至,早已让她在心底把老太君当做了自己的亲奶奶,这份温暖和依靠,是她在别处从未感受过的。
“老太君……”她声音哽咽,满心的感激难以言表。
“孩子,你去吧。半月后,太君会让人去问。”老太君目光慈爱,像暖阳般洒在桃夭身上。
“真的吗?太君。”桃夭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犹如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
“当然,老身何时骗过你。陈嬷嬷毕竟年岁高了,这些年,你跟在裴氏身边,了解她的习惯。回去后,你就好好培养几个心灵手巧的丫头,届时,你才好脱身。”
老太君的话语里满是为桃夭的周全考虑,她深知桃夭的处境,也明白桃夭对这自由生活的向往。
桃夭心中涌起一股暖流,眼眶再次湿润,她重重地点点头:“桃夭知晓了,多谢太君。那,桃夭这就收拾一下。”
“嗯,你可以把贵重的放着,放心,老生会让人把你屋子锁上,没人能进得去。”老太君贴心地叮嘱道。
说到这个,桃夭的脸瞬间红了起来。
之前,她托无名通过琥珀将留在言府的“家当”给搬来。
这些年,她省吃俭用,再加上收到的礼物、赏赐之类的物件,都被她视若珍宝,放置在自己居住的房中。
她还特意上了锁,盖了布,每到空闲时,就会小心翼翼地拿出来数一数。
看着那些物件,她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希望,幻想着有朝一日能好好利用它们,改变自己的命运。
如今被老太君提及,心中难免有些羞赧,她低着头,小声说道:“多谢太君费心。”
“桃夭姑娘,送你回言府的马车已经备好了。”这时,有佣人走进来恭敬地通传。
桃夭缓缓起身,走到老太君面前,盈盈下拜:“桃夭拜别老太君。”
“嗯,去吧。安心,半月后,我差人去接你。”老太君微笑着,眼中满是鼓励与信任。
桃夭一步三回头,每走一步都满是不舍,而老太君始终温柔慈祥地向她挥手,那画面仿佛定格在了时光里。
等桃夭的身影彻底消失,一旁的嬷嬷忍不住开口问道:“太君,这姑娘去了还能回来吗?”
老太君轻轻哼了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睿智:“如何不能?她裴氏在不舍,难道还能拗得过她的儿媳?”
“不愧是老太君,只是见过一次就看出了端倪。”嬷嬷赞叹道。
“哼!这大家园里出来的女子,不会是省油的灯。”老太君微微眯起眼睛,像是回忆起了什么,“霍淑雁一个尚书府的庶女都能掌管主母手里的中馈,心思哪里会单纯。她裴氏看不出来,我一把年纪的人难道还会看走眼?”
“那日,她与桃夭的谈话你我可听得清楚,若是桃夭不离开言府,几个儿郎岂能安生?这么好的姑娘,老身能救一把也是造福。”老太君的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老太君仁慈,桃夭姑娘是有福的。”嬷嬷附和道。
老太君目光灼灼地看着湖面,湖心亭上有白鸟停靠,青山绿水相互映衬,宛如一幅绝美的画卷。
此生,她已过大半,往后余生,她只想着要给后生们留些念想才好。
“桃夭,但愿你不要辜负老生的一番心思。”老太君轻声呢喃,声音随着微风飘散在空气中,带着无尽的期许 。
喜欢作为婢女的职业素养请大家收藏:(www.suyingwang.net)作为婢女的职业素养三月天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