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透过雕花窗棂,洒在言府的庭院中,光影斑驳。陈嬷嬷脚步匆匆,从后厨径直走向主院。
进了主院,陈嬷嬷瞧见言夫人正坐在厅中品茶,便恭敬地上前行礼,随后一五一十地将桃夭在厨房处置不新鲜食材、训诫厨娘等事,条理清晰地呈明。
言夫人听得极为专注,脸上不时浮现出满意的神情,待陈嬷嬷说完,她微微点头,眼中满是赞赏,当即吩咐陈嬷嬷:“去,把桃夭叫来,我有话要和她说。”
不多时,桃夭款步走进厅内,身姿轻盈,神色恭谨,脆生生地说道:“桃夭给夫人请安。”言夫人脸上立刻绽放出温和的笑容,语气亲昵地招呼道:“好孩子,过来说话。”桃夭迈着小碎步走到言夫人身边,言夫人热情地向她伸出手,桃夭见状,顺势将自己的手递上。
言夫人一手紧紧握着桃夭的手,一手轻轻拍着,眼神温柔似水,这般亲昵的状态已不是第一次,桃夭对此早已习惯,坦然接受大夫人时不时给予的“宠爱”。
言夫人满脸笑意,开口夸赞:“我都听陈嬷嬷说了,你这次在厨房办得真是漂亮,做得很好。”桃夭微微低头,低眉顺目,轻声回应:“夫人不责怪桃夭就好。”就在这时,桃夭眼角的余光瞥见一抹修长挺拔的身影从门口迈了进来。
“儿子见过母亲。”言南之一身华服,气质潇洒,举手投足间尽显世家公子的风范。紧随其后的,是言逸之,他的步伐稍显随意,却难掩周身的英气。
“小儿见过母亲。”两兄弟依次行礼,声音清朗。言夫人看着他们,脸上的欢喜之情愈发浓郁,连忙说道:“你们来啦!快些坐下。”桃夭趁着这个时机,不动声色地脱离了大夫人的“宠爱”,退到一旁侍立。
两兄弟的目光一冷一热,先后往桃夭身上扫了一眼,那目光中,似乎藏着些难以言说的意味。
没等众人坐定,又有一群人笑语盈盈地走进来,正是姨娘和小姐们。
今日,她们个个精心装扮,花枝招展,妆容服饰各有千秋,在这春日的暖阳下,宛如一朵朵盛开的娇艳花朵。
桃夭病了三日,这三日里都未曾与她们碰面。
“呦!这桃夭儿病好了?”三姨娘曾氏眼尖,一眼就瞧见了侍立一旁的桃夭,声音尖锐,瞬间打破了厅内短暂的安静。
“是啊,好了,就你眼尖。”大夫人嘴角挂着一抹似有似无的笑意,调侃了一句。
“呦呵!这不是几日不见,心里挂念嘛。”曾姨娘一边娇笑着,一边甩着手中的绣帕,那模样似嗔似怨,让人捉摸不透。
“多谢三姨娘挂念,承蒙夫人照拂,桃夭福大,已无碍。”桃夭不卑不亢,礼貌回应。
“无碍就好,无碍就好。”曾姨娘扭动着腰肢,一屁股坐在言逸之身边的位置上,一双狐媚的眼睛直直地看向自己的儿子,那眼神仿佛在说:你个呆瓜!让你去探视却装孙子。
言逸之轻轻咳嗽一声,佯装看不懂母亲的暗示。
其实,哪里是他不想去探视桃夭。那晚,在池边偶然遇见桃夭,月色如水,佳人如画,他本想借机“一亲芳泽”,可没想到桃夭机灵狡猾得很,三两句话就巧妙脱身。
第二日,他就听说桃夭病了,心底着实过意不去,便想着备点“薄礼”去她闺房探望一番。
怎料,刚走到半路,就被人半路“截胡”。
“二哥哥!你这是要去哪啊?”清脆的声音从身后传来,言逸之回头一看,原来是他古灵精怪的小妹,言倾城。
“呃、”言逸之一时语塞,若是实话实说自己要去探望一个丫鬟,以小妹的性子,估计要笑话他许久。
还没等他想出合适的借口,手中精心准备的物件就被言倾城一把顺走。
“这是什么好东西,我瞧瞧!”言倾城好奇心满满,迫不及待地打开锦盒,看到里面的宝贝,忍不住轻呼出声:“哇!好漂亮的石头。好哥哥,这个可不可以送给我啊?”言倾城抱着盒子,眨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满是期待地看着言逸之。
言逸之看着小妹那副爱不释手的模样,只能苦笑着妥协:“嗯,送你了。”
“谢谢好哥哥,我就知道,我二哥哥最疼我,那就多谢啦!”小丫头欢呼一声,抱着锦盒一蹦一跳地跑开了。
言逸之望着小妹离去的背影,无奈地叹了口气,探望病患哪有空手的道理,可他深知桃夭眼光颇高,一般的物件根本入不了她的眼,单看她那日挑选礼物时的挑剔劲儿,他就心里有数。思来想去,只好作罢。
他长腿一跨,转身离开了。
之后的两天,他一直跟着言南之四处忙碌,竟不知不觉将这事忘得一干二净。
今日再次见到桃夭,他发现小美人儿似乎清瘦了些,心中不禁泛起一丝异样的感觉。
“女儿给母亲请安。”言锦绣、言惜玉,两位大家闺秀,莲步轻移,一前一后,优雅地给大夫人请安。
她们自幼接受良好的教育,知书达理,懂礼数,知分寸,举手投足间尽显名门闺秀的风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