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土堆,大约高,八到九米,不规则圆形,顶部平整,底部和顶部外围能看到,些许野枣树和杂蒿。从外观形态和自己记忆中的没什么变化。
如果从多方面思考,这个土堆确实与周围存在大的差异。
在自己的印象里这个土堆周围是没有用石头垒砌过的,只有在土堆的西侧,有一条长长的石堰与土堆相连,这可能是为了不让洪水毁掉位于土堆北侧的良田而修建的。
与土堆紧临的河道和山体,被一层一层的土黄色岩石包裹着,饱经沧桑,像时间留在老者面容上的道道印记。
从这几方面看确实显得格格不入。
为什么祁凡对这里能记得那么清楚,第一,是因为这里是他长大的地方。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萧慕晨提到救过他命的地方。
救他的地方就是土堆下面这个水潭,这也是这条河十几公里内,唯一的水潭。
这条河的河面是非常平缓的,落差很小,只有在经过土堆后,有一个明显的坡度落差也不会超过两米。
水潭很小,十个平方不到,但这也是村里孩子夏天的游乐场。
清晰的记得,十岁那年,自己和村里的伙伴一起到这个水潭玩,因为自己不会游泳,所以就在河边玩,当时就蹲在山体一侧,看着河里伙伴在水里的伙伴在玩耍,当自己站起来时,不知为何脚下一滑,就滑入了水中,自己拼命在水里挣扎,挣扎了很久,最后还是被姐姐同班同学给拉了上来。
当时萧慕晨说救过自己,自己说不记得了,就是因为,我知道救我的人不是他。
“我们过去看一下,我记得那边有条小路能上去。”祁凡指着土堆北侧说着。
祁凡没等陈成同意就往土堆北侧走去,陈成紧跟其后。
一条仅够一人通过的小路,两侧长着稀疏的杂蒿。走上顶端,抬头望去是挺拔的高山。顶部的土质坚硬,吸水性差。可能是不适合种庄稼,现在已经荒弃。
“哥,这个地方确实很像那个祭坛,唯一区别就是那是多层的,这个就这一层。”祁凡对于祭坛,也没有多少了解,也只能“嗯。”了一声,表示回应。
祁凡想着,先回家问问父母,看对这个土堆有没有了解,随后回到西市,去一趟陬仪观,找玄明道长问问。
“好了,这也没什么逛的了,在逛就要去爬山了,趁现在不太热,我们回去吧?下午哥带你到县城消费。”
看到祁凡又要演,陈成赶紧接上“今天全程消费有祁公子买单。”
祁凡用手一指陈成“准了。”
陈成双手抱拳“谢大哥,大哥万岁!”
“摆驾回宫。”
“嗻”
……
中午的饺子端上桌,不出所料,鸡蛋韭菜馅和大葱猪肉馅,两者皆备。
“成成,尝尝这饺子,看看怎么样?”妈妈看着陈成,指着面前的两大盘子饺子。像考试的演员正在等待着评委的点评。
“好吃、好吃,妈,这两种都很好吃。”陈成说着又把一个猪肉大葱馅饺子给塞进了嘴中。
妈妈呵呵呵的笑着“好吃,你多吃点,厨房包的还有,不够等会儿再下。”
祁凡没有继续关注这母子二人。转头问:“爹,你知道咱村儿大坑那里,那个大哥土堆以前是弄啥来?
听到祁凡的问话,正在吃饺子的父亲抬起头“哪儿?”
祁凡用手指了一下,“就河滩那儿,水潭边。”
父亲想起祁凡问的是什么了“那个,我从小时候记事,都有那。
以前生产队为了多打粮食,找人给上面开垦了,当时我也去了,那上面土不吸水,当时都还说,这上面草都不长,这要是开垦出来,种啥都不会中,白费劲。”
“那当时没开垦前,上面也是平的吗?爸。”这时陈成也加入到了询问中。
“那上面一直都是是平的。”父亲又转头看着陈成回答。
“年们问那弄啥来?”母亲好奇的看了看两人。
没等祁凡说话陈成直接开口“那是我好奇,问我哥,那个是干什么用的,哥说他不知道,说回来问问你们。
祁凡父母也没往别处想,想着可能是成成好奇,所以才问的。
“不是光你们好奇,咱们村儿人没有不好奇。
听老辈人说,那个土推他们记事都有,而且好像从来没有啥变化。”
祁凡一听,突然想起“是呀!我记得小时候就这么大,真没有啥变化。
我还记得有一年夏天咱这儿发山洪,水都跟进入我们学校门口的桥平啦,可是这个土堆应是一点事都没有。
听你们这样一说,确实是挺奇怪的。”
“哎、哎,母亲用胳膊碰了碰父亲,小声说:“我以前咋还听咱村儿那个老奶奶说,那个土堆还可邪气。”
这一句话一出,所有人好奇目光都投向了妈妈。
“妈,啥邪气,你快讲讲。”陈成忍不住的催促母亲往下讲。
看着大家急切的目光,妈妈慢慢开口道:“那还是我才跟着你爸那年的冬天,中午吃过饭后,村里可多人在咱家西边围墙处暖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