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发生的不愉快,经过一晚的沉淀,三院和四院的主仆都揭开不提了。
按云城里的风俗习惯,大年初二是出嫁的姑娘回娘家的日子。
大少奶奶的娘家在府城,她自觉嫁进冯家庶出的二房是低嫁,所以一直没有回过娘家。
禾娘的心里倒是高兴了,回家给阿爹拜年,看看阿弟,一家人也能团聚了。
只是今天的天气阴沉沉,刺骨的冷,看似要下雪。
一家人陪着老两口吃了早膳后,冯夫人拉着小儿媳的手柔声叮嘱道:“禾丫头,今天要是下雪了,你和轩儿就不必急着赶回家,歇在娘家也可,住在镇子上也行!路滑不好走,可要小心些!”
禾娘和冯铭轩都笑着应下了。
在老宅过了年,禾娘与大嫂相处算得上融洽,一家人把二房的夫妻俩送出了大门口。主仆四人上了顺子和冯武的马车后,他们才折返回去。
大少奶奶不时冷眼看看婆婆,见她没有同相公私谈后,才放下心来,昨日是她心急了。现在她的心里得意了,婆婆还是那个软面团,并没有把她的忤逆犯上告知公公!
这就是下嫁的好处吧,她就是有些越格之处,公公婆婆又能把她怎么的?
大少奶奶目送着小叔子的马车走远后,心里又是一阵得意,胡禾娘,等着瞧!你的好日子只有两年了,三年无所出,你就等着被赶出门吧!
此时,大少奶奶的心里是癫狂的笑,俏脸上却带着温柔的笑意看着她的相公抱着儿子逗笑。
被爹爹举高高逗乐的冯修余,咯咯咯笑得流出了口水,灵芝在一旁蹦蹦跳跳的拍着小手叫好。
檀木马车里的冯铭轩,把妻子抱坐在腿上,顺子驾驶着马车缓缓前行。
后面冯武驾的马车里坐着菊韵嬷嬷和小桃、冯诚两口子,还有半厢拜年礼。
出了城门,官道上的行人少了,偶尔遇上几辆驴车或骡车都在慢哒哒的赶着路,天空雾蒙蒙的,感觉雪已经下到了半空中。
村道边的田野上空旷又萧条,“二少爷,听说今年的劳役就是修从兔儿岭镇到官道的这段路呢!”顺子的声音从前面传来。
“听阿爹提过了一句,好像是的!不光是修兔儿岭镇来云城的村道,各个镇子通往云城的村道都要修!”冯铭轩提高了声音回了一句!
“县太爷真是太英明了!这条路早就该修了!”顺子激动了,天晴还好,下雨时村道泥泞不堪,再加上坑坑洼洼,车轮要是陷进泥坑里就不妙了,得亏二少奶奶住在镇上或是城里轻易不出门。
禾娘听说服劳役,嘟起了嘴,阿爹今年又要辛苦一个半月了,唉!
以前阿爹服完劳役,人都瘦脱像了,吃不饱,睡不好,还要做苦活儿……
冯铭轩轻笑道:“娘子别急,劳役可以请人代劳,也可以交银子折算劳役,这些小事娘子不必忧心。”
听说可以交银子抵工,禾娘稍稍安心了。家中不缺银子了,回家得和阿爹说说。
离镇子还有几里路时,天空中果然下起了鹅毛大雪。“相公,今晚我们住在家里吧?可不可行?”
“行!听娘子的安排!”冯铭轩笑着应了,“先去铺子里带些炭盆一起,家中肯定没有那么多炭盆,还有家中的房间够用吗?”
禾娘寻思开了,西边厢房里的两间客房一间是胖婶儿住,东边的厢房是空的。
任夫子是住在主屋阿爹和阿弟中间的那间,女子的足够住了,再说还有泥坯房子也可以住呢!
禾娘想了想问道:“顺哥,你想住在铺子里吗?过年你没陪着嬷嬷和大叔一起过年呢!是我的不是,疏忽了!”
顺子笑道:“少奶奶,那今晚我住在镇上吧!”才这么一会儿,地上已经积了一层薄雪。“少奶奶,您就是安排我陪着爹娘过年,他们也是不会同意的。”顺子补充了一句。
冯铭轩道:“明日的雪如果停了,我们就回镇上,没停的话还是住在岳父家。顺子自己把握,反正没什么要紧的事儿,你就陪着嬷嬷和大叔。吃食多的是,你和嬷嬷多叮嘱一下,不用节省!”
“好嘞!二少爷,小的记下了!”顺子笑着回答。
在镇上短暂的停留后,马车又朝胡家村而去,路上遇到不少回村的出嫁姐妹和回娘家的小媳妇。
妇人们挎着小竹篮,牵着孩子,听到马脖子上“叮当”响的铃铛声,有的妇人飞快的拉着孩子避到路边,让出路来。
有的妇人和孩子、汉子不让路不说,还故意磨磨蹭蹭的前行。
顺子和冯武拉紧了缰绳,忍着性子没有出声。跟在后面慢慢遛达着前行。
雪越下越大,还有呜呜作响的山风,把雪花吹得打着旋儿飞舞。
马车里暖呼呼的,走走停停,好不容易到了村口,一身积雪的臭臭立即冲上来,围着大红马跑了两圈,然后飞快地朝村尾跑去。
村里的炊烟袅袅,家家的院门都关着,到了村尾,胡老二和臭臭站在院门口,他点燃了手中的鞭炮,扔到了旁边的空地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