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就是除夕了,府内的团圆饭今日就要先吃了,家主和主母明日要回老宅陪冯老爷夫妻俩过年。
膳房里的厨师一早就忙碌起来了,菜肴的香气不时从膳房里飘散出来。
顺子驾马车送二少爷去了城南老宅,亲自接大房全家来二房吃团圆饭。
冯铭轩带着顺子进了主院的大厅,顺子守在门口,管家冯喜亲自奉上茶水。
不一会儿,大少奶奶匆匆进了大厅,冯铭轩抱拳喊了声:“大嫂!”接着道明来意,接全家去二房吃团圆饭。
大少奶奶今天说话倒是罕见的没有阴阳怪气:“二叔,本来嫂子同你哥是要去你家吃团圆饭的。
你看,你大哥还在外面忙,没有回家。修余这两天有些发热,嫂子我实在没有心思去吃团圆饭,就不去二叔家了。
明日除夕,二叔和弟妹一定得来家里陪公公婆婆过年!”
“大嫂,修余哪里不适?可看过大夫?”冯铭轩听说侄儿发热了,急切的问询。
“劳二叔挂心,请刘老大夫来看过了,就是有些受寒了!伺候的奶娘和丫头不得力!唉…”大少奶奶轻叹一口气。
“那大嫂费心看顾好修余,我接阿爹阿娘和灵芝去我家了!”冯铭轩抱拳告辞,带着顺子大步出了主院向四院走去。
顺子刚才一直偷偷盯着大少奶奶,他感觉好怪异。大少奶奶这样说话才不正常,可又没发现到底哪里不正常。
难道大少奶奶想通了?改好性子彻底变好了?
主屋大厅里,大少奶奶神色莫名的目送小叔子出了主院后,她才匆匆进了内院。
冯老爷夫妻俩和灵芝在四院的正屋里烤火,见小儿子来了,立即眉开眼笑。
灵芝也起身对二叔行礼,乖巧的说:“灵芝见过二叔!”
冯铭轩抱起侄女,指了指自己的左脸颊,小丫头嘻嘻笑着亲了一口,然后搂住了二叔的脖子。
冯铭轩在心里感叹一句,有个女儿挺好啊!等娘子的药停了,他们也能有孩子了!
很快一行人出了四院,冯老爷夫妻俩,竹韵嬷嬷、老管家、灵芝的奶娘肆嫂到了大门口后,两辆马车出了老宅,向城北而去。
这还是冯老爷夫妻俩第一次来小儿子家里,管家冯乐在马车进入大门后,点燃了一挂鞭炮迎接。
禾娘带着菊韵嬷嬷和几个丫鬟也等在门口迎接,穿着墨狐皮裘的冯夫人一下马车立即拉着小儿媳的手道:“禾丫头,外面冷,一家人不必拘礼,快进屋去,别让冷风吹着了。”
婆媳俩互相搀扶着进了厅屋,屋里两个银丝炭盆燃着,暖烘烘的。
“禾丫头,家里的银子要是不够用就告知我,我的体己银子有一些。
皮料铺子年前来了一批皮裘,我寻思着轩儿会带你去逛逛的,看样子你们没去。
我想着你还小,老婆子我啊,眼光不好,挑的皮裘怕不合你的心意,就没给你买。
这皮裘啊穿在身上暖和,不要舍不得花银子。明日去了家里,我补贴你们家用。”冯夫人看着小儿媳身上的袄裙,感觉单薄了些。
“婆婆,我们有银子,不用您补贴我们家用。相公带儿媳去了皮料铺子,给我买了狐皮坎肩。再说我的衣裙有很多,家里的两个绣娘一直在给我做新样式的,根本穿不完。”
禾娘柔声和婆婆说道,“相公今年的营生做得顺风顺水,赚的银子足够我们家用了!”
这时,冯铭轩抱着灵芝跟着进来了,灵芝甜甜的喊着:“二婶婶,二婶婶!”
禾娘接过灵芝抱在怀里,轻声哄她道:“灵芝晚上住在二婶家好不好?”
灵芝摆了摆头,小小的女娃娃蹙眉道:“弟弟发热了,灵芝要回去陪着弟弟!”
禾娘亲了一口灵芝道:“灵芝真乖,弟弟睡一觉就好了!不要担心弟弟好不好?”
灵芝看着二婶婶,拧起小眉头没有说话。她出来时,娘亲说弟弟睡着了,是不是她从二叔家回去后,弟弟就好了呢?
冯夫人柔声道:“灵芝她小孩子家哪里知晓什么是发热了?禾丫头不要急,修余是微热,刘老大夫已经看过了。
天冷,你大嫂把修余捂得太严实了,又是暖盆烤着,穿得像个熊仔,能不发热吗?”
禾娘点点头,这样看来,大嫂是太过担心了些。
接着大家都相继落座,圈椅边的小几上摆满了瓜果点心,橙黄的橘子、红艳艳的苹果、青翠的酥梨,都是罕见的果子。
小桃奉上茶水后,抱着灵芝逗着玩。
老管家看看厅屋里的陈设,微笑道:“二少爷和二少奶奶今年的生意极为红火,庄子上的收成不错,今年算得上圆满了!”
冯铭轩微笑道:“承蒙乐哥操劳,全府上下才有了这喜乐的日子!”
老管家乐呵呵的道:“还是二少爷持家有道,提携了冯乐!”
说笑间,时辰差不多了,膳房的冯诚来报团圆饭已备好。
冯铭轩和妻子一起招呼大家移步膳房隔壁的大饭厅,四张大圆桌上摆满了色香味俱全的菜肴,热气腾腾,香气四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