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一天比一天热了。
麻糖铺子里的一家人,又恢复了平静的小镇生活。
家主每天陪着主母练字、算账,花前月下。
冯诚两口子做药膳,继续调理二少奶奶的身子。主仆几人的饮食,每天都安排得明明白白。
小桃和菊韵嬷嬷把二院鱼池里的莲蓬摘下了不少,剥下莲子,以备食用。
一颗颗饱满的莲子被整齐的晾在竹筛上,在阳光下散发着清新的气息。
“嬷嬷,今年的莲子比去年的多哩!”小桃边剥莲子边笑着说。
“天气热起来了,正好让膳房做莲子银耳羹给二少奶奶消消暑气。”菊韵嬷嬷微笑着说。
“庄子上的池塘里也有莲蓬,也不知晓庆嫂会不会摘些下来?”小桃和菊韵嬷嬷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闲话!
“自是有的,去年几个庄子上都送了莲子去府里。莲子百合粥是夫人最喜欢吃的!”菊韵嬷嬷笑着说。
这天又是大集日,禾娘在书房里练字,冯铭轩不时拿团扇帮娘子扇扇风,书房里的窗户大开着,倒不是很热。
院门口传来奶娘和女子的说话声,听着那熟悉的声音,禾娘惊喜的透过窗户看去。
眉儿!真的是眉儿!
禾娘将毛笔搁在笔架上,欢喜的边往外走,边道:“相公,是眉儿来了!”
冯铭轩看向院门口,一个面色黑红的郎君拉着小毛驴,身着灰色的粗布短打,脚穿草鞋。
他旁边一个穿着枣红色粗布衣的小妇人正在和奶娘交谈。
冯铭轩扫了一眼,那小妇人梳着圆髻,小腹微微鼓起…
原来是个怀着身孕的小妇人。
眉儿?对了,和妻子关系最好的姐妹不就是叫眉儿吗?
冯铭轩皱了皱眉,眉儿小姨子比娘子还小呢,她怀孩子了,娘子的心里不会失落吧?
冯铭轩赶紧放下手中的墨条,出了书房后大步往院门口走去。
禾娘加快了脚步,几个月没见眉儿了,没想到今天的大集日,眉儿来赶集了。
院门口正向奶娘打听禾娘的眉娘,见到匆匆出来的身影,她激动的睁大了眼睛,禾姐姐,真的是禾姐姐,原来她在镇子上。
眉娘刚才问婶子她一直不说实话…
禾姐姐真好看!
她身上的衣裙,那料子,那衣裙的样式,脚上的绣花鞋,她全都叫不上名字……
眉娘突然有些自卑,她与禾姐姐完全不一样了。她不由自主的往后退了两步,微微垂下了眼睛,看了看脚上起了毛边的布鞋。
眉娘想赶快离开…
刘小福一手拉着缰绳,小毛驴在他身后来回踱步,他一手拉着妻子,护到了自己身边。
他悄悄的咽了咽口水,有些紧张。这个大姨姐一身富贵的装扮,与他们两口子农家人的衣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看着匆匆朝她走来的人,眉娘的眼眶有些泛红,是她的禾姐姐,让她想念了许久,现在却不敢喊出口的禾姐姐。
“眉儿,你可算来了!我在镇上住了几个月,今天才看到你!”禾娘笑着说完拉着眉娘的手,上下打量了一眼。
她笑着对刘小福道:“妹夫,快进堂屋去喝茶!”
顺子忙完生意,大步从铺子里出来,笑着接过刘小福手中的缰绳,把驴车拉进了马厩,添了料草和水。
奶娘讪讪的看了看少奶奶,见她没有恼意时才折返进铺子里。
冯铭轩走过来,也笑道:“姨妹和妹夫都去堂屋里歇息,中午在家里吃过午膳,下晌再回去!”
刘小福和眉娘同时松了一口气,笑着喊了一声:“禾姐姐,姐夫!”
禾娘拉着眉娘的手,慢慢往堂屋走去。
刘小福看着气派的院子,心里很是愧疚,大姨姐嫁进了富贵门,眉儿嫁给了他一个庄稼汉!
唉,眉儿说她从小和大姨姐一起长大,两人的命运却是这么大的不同!
进了堂屋后,禾娘扶着眉娘坐在红木椅子上,冯铭轩也招呼着刘小福落座。
小桃匆匆进来,准备给眉娘和刘小福见礼,冯铭轩摆摆手道:“小桃忙你的事儿去,这两位是自家人,我们自己招待!”
小桃笑着赶快回了二院,继续和菊韵嬷嬷剥莲子。
禾娘倒了一杯茶给刘小福,刘小福起身接过茶杯,像当初胡老二一样,也被白瓷杯烫了一下眼睛,有些坐立难安。
禾娘泡了一杯蜜茶,亲自端给眉娘。
眉娘笑了,禾姐姐还是她的禾姐姐,和当初给她泡红糖水的禾姐姐一样,没变!
眉娘接过茶杯,放在小几上。
冯铭轩起身去了膳房,吩咐冯诚两口子家中来了两个客人,午膳多做两道菜。
禾娘没有带眉娘去花厅里单独话家常,她把刘小福的局促不安看在眼里了,留相公陪他交谈,只怕会更让他不安。
这个妹夫浓眉大眼的,看着倒也朴实。
禾娘拉着眉儿的手,微笑着与刘小福搭话:“妹夫,家中的二季秧苗可插下了?”
刘小福愣了一下,姨姐竟然问自己庄稼的事,他笑着说:“秧苗都插下了的,今年的雨水充足,长势很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